第 227 章 玉獸成百,時常釣兒(第2/3 頁)
,但代表的含義上還是有區別的啊,別搞混了。
蕭榮的是生時玉獸,蕭璟和的是帝王親手刻玉送他的禮物,不是一回事兒l。】
【但毫無疑問,均由帝王親手所刻這一點是相同的,若論在這一點上的愛子之心,只怕蕭榮他父皇還真比不上蕭璟和他父皇。】
畢竟蕭榮剛出生時收到的玉獸是怎麼回事,懂的都懂,蕭璟和呢?
那真是隔一段時間就能收到來自他皇帝爸爸親手所刻的玉作為禮物,積少成多,慢慢的也就達到了上百件的數量。
【璟和太子一生收到的來自蕭臨淵所贈的玉獸,其中有麒麟形狀,有老虎,還有鳥獸蟲魚,種類十分的多,並且這些玉獸都還完好無損的被保留了下來,是我國有名的歷史文物瑰寶。】
【歷史上的神昭大帝對璟和太子是真的很寵,可以說是把全部的愛都給了這個兒l子,哪怕不是他親生,卻勝似親生。】
【甚至可以說,學習怎樣成為一個父親就是蕭臨淵對蕭璟和最大的愛。這比百件玉獸和其他無數禮物都要來得珍貴。】
可惜,最後卻以那樣的結局收尾。
古古還記得自己曾看過的歷史書上的一些記載,他道:【據相墨在個人散記中記載的內容來看,起初的神昭大帝並不懂怎麼做一個父親,對尚且還是幼兒l的璟和太子更談不上有多喜歡,甚至是有些冷淡。】
古古頓了頓,這才繼續說道:【比如昭元十二年,神昭大帝從朝聖宮封神回來,曲蘭頌曾提醒他要不要去看看璟和太子,但他沒有去。
直至兩月後,一次偶然散步時,叫這對父子遇上。】
【彼時的璟和太子,還處於連話都說不清楚的年紀,雖然身邊的宮人有教導,但第一次見到蕭臨淵喊父皇時,含糊了半天,最後還是叫成了‘阿父。’】
【大概蕭臨淵也不在意他怎麼稱呼,後來哪怕是長大了,這個稱呼也還是保留了下來。
璟和太子還是歷史上第一個明著稱帝王為阿父的皇子。】
別的不管哪朝的皇子哪個能有這種特權?
除了蕭璟和,再無第二。
所以越說,古古的內心越發堵的慌啊,氣蕭璟和的糊塗,也心疼蕭臨淵的錯付
。
【幼時的璟和太子,性格粘人又乖巧,喜靜,蕭臨淵若不打算立後納妃,那最好的選擇就是從宗室子弟中挑選一個人來進行培養,而那時,出現在他面前的蕭璟和就是一個現成的人選。】
【年幼,可以由自己一手培養,還是曾與他有舊的六皇子蕭懷的血脈,更是北梟王拼了命帶回來的孩子。
所以在那一次相見後,帝王就將他親自帶在身邊教養,沒多久就封為太子,賜名蕭璟和,直至六歲,才移居東宮。】
那一段段像是日記一樣記載的日常,古古說來,可能就短短几句話,但若親眼去看那些文字的話,將感觸更深。
蕭臨淵為什麼一開始對蕭璟和冷淡,甚至可以說是有意忽略,因為南宮舒華的死有他的一部分因素摻雜在裡面,縱使他無辜,什麼都不知道,比起一個不熟的孩子,好友的離世恐怕更讓蕭臨淵在意。
但他能遷怒一個孩子嗎?
也不行。南宮舒華沒有選擇怨恨,他也沒有選擇遷怒,但總歸,起初對於這個孩子,他的內心亦是喜歡不起來的吧。
當然,這也是後人對其心理的猜測,蕭臨淵心裡怎麼樣的,這也只有他自個兒l知道。
【期間,蕭臨淵也在慢慢朝著一個父親的方向前進著。日常的陪伴、生病時的照顧、閒暇時陪孩子玩兒l等等,蕭璟和獨得蕭臨淵一人的寵愛。】
古古想起什麼,將手機相簿中的某張圖調了出來,大宸光幕下的眾人一看,那幅畫眼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