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8 章 文帝終前始喚父(第2/3 頁)
叫連涇的人,說了些挑唆璟和太子和蕭臨淵父子感情的話,最後璟和太子與蕭臨淵之間爆發的那場爭吵,就成了他必死的原因,連家也失去了繼續留在京都的資格。】
【那他為什麼要這個時候跳出來呢?
據主播猜測,可能是因為蕭臨淵立下有字碑的詔令,觸動了他那根敏感的神經,讓他開始對璟和太子的儲君之位還能不能坐穩產生了擔憂。】
【可能是擔心璟和太子;但更有可能,是擔心與連家有關聯的璟和太子倒臺,換了另一個人上去,那他們連家將來能獲得的好處就更少了。】
比起一個陌生人,他們覺得當然是璟和太子作為下一任的君王,更能為他們帶來的好處多了。
畢竟,從血緣關係上來講,連瑩霜可是蕭璟和的親祖母啊。
【並且,在相墨的記載中,在這場天家父子發生爭吵前,其實璟和太子還去看過南宮太后,卻不知道當時兩人說了什麼。】
【可能……主播是說可能啊,純屬個人猜測,不要當真。
可能,是不是當時南宮太后說了什麼讓璟和太子誤會的話,這才導致他回去後和蕭臨淵吵了一架呢。】
【但我們也都知道,當時的南宮太后已經瘋了,神智不清的,萬一她還記著多年前的仇恨,忘記事情的真相……】
那這就真不好說了。
畢竟當時又沒別人在,誰知道一個瘋子在精神狀態不穩定的時候,會說些什麼呢。
萬一真就那麼巧呢?
真就像古古猜的那樣,那璟和太子……
古古搖頭,嘆息,【關於這件事的記載並不全,留給後世人很多想象,誰知道當時這件事中主人公的心理變化是怎樣的呢。】
【但好在,雖有爭吵,但後來隨著崔正被詔回京,父子倆的誤會也算是說開了。】
崔正當年可是調查過息帝之死,歷史上的他那個時間被詔回京,極有可能就是因此事。
【但人心是會變的,主播也不知道在璟和太子心中,有無血緣關係是否就真的那麼重要。】
【歷史上,二十五歲的璟和太子曾向神昭大帝問,‘昔年廢太子蕭澤,因何被廢?’】
【神昭大帝答曰:‘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也正是在這一問過後,他與蕭臨淵的父子緣分便走到盡頭。】
【蕭臨淵不蠢,自然知道他這麼問是什麼意思,璟和
太子已經做了太久的太子,他不耐煩繼續當一個太子了,而是想坐蕭臨淵的位子。】
【可蕭臨淵覺得自己不能退位,因為,謝無念還沒死,他不能放心。但璟和太子又知道他心裡的打算嗎?】
古古搖頭,【不知道。所以說,‘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或許當璟和太子問出這樣一個問題來暗示他時,蕭臨淵的心中也在想,他的兒l子……何時變成這幅模樣?為何就不能再等一等?】
【那夜,君王獨坐於窗前,看了一夜的雨,那雨也徹底澆滅了他心中對蕭璟和這個兒l子最後的溫情。】
【父子倆同框的那幅畫像被他親手一分為二。從那一天起,蕭臨淵再未叫過他一聲‘璟和’,只喚他‘太子’。】
【其實,蕭臨淵最初需要的只是一個繼位者而已,他完全可以只培養蕭璟和為太子,而不作為兒l子來疼愛,明明這樣就夠了。
可到底,人非草木,不能做到完全的捨棄感情;一路走來,蕭臨淵也從一個不懂感情的冷宮皇子,變成了有血有肉的人間帝王。】
曲蘭頌在思索過後,突然發問,“蕭臨淵為何不告訴璟和太子自己的考量?”
也許這樣,這對父子也不至於關係緊繃。
古古也被問住了,他想了想,說道,【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