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5 頁)
腦筋……最終還不是魚死網破,我始終嫁不去榮平侯府裡,咱們又何必?!”
楊浩文聽到這裡,臉上有些無奈和不忿,因為他知道,姐姐說的話確實是實情。
☆、7。第7章 :大太太的打算
楊若嫣繼續道:“二來,榮平侯府也不是那麼好的去處,那榮平侯和夏閣老交往甚密,而夏閣老是現在的朝中宰輔,輔助的是大皇子。但寧國公那邊和三皇子的母族有姻親,咱們大伯母是寧國公的嫡親女兒……你想想這裡面多複雜吧,牽扯的世族大家、皇族貴親也有不少,父親要和榮平侯府聯姻,必定有他的思量和考慮在裡面,我若是不明不白一頭扎進那一灘渾水去,恐怕非福。”
說到這裡,楊浩文臉上已經驚奇中帶著恍然了,大皇子和三皇子……但凡是扯上皇子的,必定是和那皇子們都覬覦的位置有關,這也是亙古不變的事情,生在天家,就算是自己沒那個想法,但是很多事情都已經身不由己。
“三來,我名義上是父親的長嫡女,可其實不就是個無依無傍的庶女?親生的媽卓姨娘就沒孃家。至於江南那邊的鄭家,是指望不上的,母親去世這些年,親情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不過就是面上來往罷了。這樣的我去了榮平侯府,怎麼能站得住腳?憑什麼站住腳?”
楊若嫣說到這裡輕吁了口氣,看著楊浩文:“就是這三點,我也絕不想去攙和,母親動什麼念頭,叫她去動好了,榮平侯府,不是我想去的地方,她們寶貝,她們就拿去好了。”
這幾點一解釋,楊浩文已經被說通了,呆了呆才道:“那你怎麼辦?難道就等著母親給你定人家?”
“當然不會了!”楊若嫣想都沒想的否定了:“看看母親給大姐定的婚事吧,把她孃家扯上來,就為了綁到武定侯府的船上……我才不會由著她擺佈我!”
“那你有什麼辦法?咱們是晚輩,這婚事向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楊若嫣看著他道:“這也是我一直想和你說的,浩文,咱們若是不希望被當成工具使,讓她隨意擺佈,就得有咱們自己的根基和靠山。”
楊浩文點頭:“這個是當然……不過咱們的靠山,只能是鄭家,但是鄭家向來冷淡,我也不是沒上門去試過。”
楊若嫣點點頭:“這我知道,你想想,如果咱們兩個毫無建樹,空著手去求鄭家,那就是兩個拖累,鄭家當然不願意多兩個不省心的拖累。但若是咱們自己有自己的根基了,在一些事情上也能幫助鄭家了,那他們就是多了一條路,一個助益,他們還能把咱們推出去?”
楊浩文蹙眉,聽得這話有道理點點頭,又問:“那怎麼才能有根基和建樹?我想去考科舉,可還要等明年。”
“科舉是一條路,還有一條路。鄭家是江南織造,在江南經營了數十年了,京城官場冷落了不少,可江南那邊不同,尤其是絲綢市場,已經到了少了鄭家幾乎不轉的地步,絲綢雖然是生意,可也是朝廷的賦稅大戶,鄭家看得準,抓住了絲綢,就衝這點不論是官場還是生意場,人人對他們都要客氣幾分。”
楊浩文蹙眉琢磨著,聽到這裡猛地恍然了,看著楊若嫣:“姐你是說……”
楊若嫣點頭:“不錯,我說的就是咱們母親的嫁妝,三千畝的田地,一個莊子,兩個絲綢鋪子,這些東西都在王氏手中攥著,若是能拿回來,找忠心的人經營,只要穩定住,這就是咱們的根基,以及和鄭家打交道的由頭。”
楊軒頭前的那個先夫人鄭氏,去世之後留下的嫁妝應該是傳給自己的女兒的,也就是過繼給她的楊若嫣,不過鄭氏去世的早,王氏進門的時候,楊若嫣還不到兩歲,這些財物自然是交給王氏打理,如今楊若嫣長大了,王氏卻絲毫沒有轉給她打理的意思。
楊軒那邊,當然也不會同意沒出閣的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