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成一體,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天然具有的這種獨立性、分割性使得建立其上的政治體制必然具有強制性的特點,否則就不能有效地統治民眾,調動社會,完成國家所應承擔的使命。自秦朝建立封建中央集權專制制度以後,中國政治體制的專制程度逐步加強。中國歷史上的專制體制是小農經濟的必然產物,它的權威性和運作的有效性在世界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而這種運作對以農業為主的中國社會的凝聚作用也是極為有效的。
(二)以儒學理論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主導意識形態對社會有著強大的凝聚作用
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封閉性需要高度集權的國家體制來克服它所具有的離心性,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也需要相應的意識形態來維繫它的存在和穩定。始自漢武帝時代的“獨尊儒術”綿延兩千多年而不衰,並非取決於統治者的個人喜好,而是因為它最適合古代中國的政治統治和社會穩定。儒家學說中的“三綱五常”既是一套政治規範,又是一種道德倫理,正是維護以皇權為中心的專制統治和社會穩定所需要的。此外,“大一統”觀念,宗法意識等也對專制統治和社會穩定起到了強化作用。它們都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得以產生和維護的強大精神因素。
(三)中原較高文明的吸附和農業經濟與畜牧經濟的互補構建了各民族之間的依存關係
中國自古多民族,而多民族的國度卻能在數千年的歷史中聚而不散,重要原因在於其特殊的民族結構。漢族人口眾多,經濟文化發達,對周邊民族有著一種持續的吸附力,而周邊民族也由此不斷向中原地區輻集,主動學習漢文化並努力與其同化。歷史上,不論是漢族主宰中央政權,還是少數民族統治“天下”,少數民族的“內附”和漢化都從未中斷。以金戈鐵馬打入中原,取得軍事上的勝利和政治上的統治,但卻在文化上倚重漢人,倡行“漢制”,並極力以“中國”正統自居,這在中國少數民族歷史上屢見不鮮。當然,中國歷史上各民族之間的“一體”性關係更有著經濟基礎的牢固支撐。農業和畜牧業兩種經濟方式的互補性決定了漢族與少數民族關係的相互依存性。“茶馬互市”是農牧兩種民族進行產品交換的正常形式,而“寇抄”、“侵掠”則是在正常交換中斷之後,畜牧民族對農產品所需的非常性表達。所以,中國歷史上各民族之間相互離不開的民族關係有著經濟因素的強烈制約。。 最好的txt下載網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構(2)
中華民族自古既有的凝聚力有其特有的經濟基礎、政治體制、民族關係和意識形態的支撐,是中國社會幾千年“超強社會聚合機制”的必然反映。然而,這種經濟基礎和社會結構只屬於古代中國,隨著近代歷史大門的開啟和現代化的推進,這一切都被徹底改變了:(1)近代西方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引發了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趨於解體。其後,中國經濟先蹣跚而行,後突飛猛進,歷100多年的發展,至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城市化和工業化早已使封閉的自然經濟沒有了立足之地。(2)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也終結了中國數千年的封建帝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標誌著人民*政治的體制和觀念已將專制政治逐出歷史舞臺。(3)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動搖了“孔家店”在中國的思想統治,不論是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流入,還是*主義的傳播,都對傳統儒學意識形態帶來了致命性衝擊。(4)中國“天朝上國”的地位隨近代國勢的衰微和人們眼界的開闊早已被動搖,農業文明產生的政治吸附力也因新的生產力和政治格局的形成而逐步終結。中國務民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雖然依然存在,但內容已經發生了變化。
民族凝聚基礎的改變當然會導致凝聚力狀況的改變,20世紀初孫中山多次慨嘆,“雖有四萬萬人結合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