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2/2 頁)
來待人寬大的胸襟,定可以不咎既往的&rdo;。但等了三天,陳炯明還是沒有出現,孫、陳二人的矛盾再次激化。孫中山隨後解除了陳炯明粵軍總司令一職,令其所屬部隊直屬於大元帥。
4月23日下午,孫中山在越秀山總統府召開全體幕僚會議。大本營內有兩種意見,一是主張暫緩北伐,先清內患,解決&ldo;陳家軍&rdo;;二是立即轉道北伐,避免與陳炯明直接衝突,雙方仍留轉圜餘地。
孫中山贊成第二種意見,&ldo;競存叛跡未彰,在桂粵軍數年奮鬥,猶欲儲存&rdo;,因此,他決定親自督師北伐,&ldo;兩廣仍交競存辦理,給以殊恩,當能感奮&rdo;。
孫中山急圖北伐,與北方形勢的發展,不無關係。4月下旬,第一次直奉大戰爆發。孫中山與奉、皖軍閥一直有秘密接洽,結成三角同盟。孫中山深感這是聯合奉、皖軍閥,夾擊直系的千載良機,必須立即出兵策應,他已無暇顧及解決陳炯明問題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直奉開戰,僅及一週,奉軍便被吳佩孚擊敗,狼狽退回關外,南北夾擊直系的計劃,化為泡影。但南方的北伐,卻如弦上之箭,不得不發了。
1922年5月4日,孫中山以陸海軍大元帥名義下令從韶關北伐,李烈鈞為北伐軍總司令,許崇智為三路總指揮。北伐軍在前進途中秋毫無犯,紀律嚴明,聲勢大振,勢如破竹。
北洋總統徐世昌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宣佈辭職。由於孫中山曾一再發表政治宣言,承諾只要徐世昌下臺,他亦將同時下野。因此,輿論普遍認為,徐世昌下臺後,停止內戰,和平統一,終現一線曙光。6月3日,蔡元培、胡適、高一涵等200多位各界名流,聯名致電孫中山和廣州非常國會,呼籲孫中山實踐與徐世昌同時下野的宣言,可見這個要求在當時是頗得人心的。但徐世昌下臺後,皖系又藉機抬出黎元洪復任大總統,遭到孫中山的通電反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