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浴火重生(第1/3 頁)
晨曦的微光撕開了夜的帷幕,朱武一身戎裝,翻身上馬,目光堅定地望向前方。劉將軍率領的隊伍已經集結完畢,旌旗獵獵,士氣高昂。
“出發!”朱武一聲令下,隊伍便如同一條鋼鐵洪流,向著滿目瘡痍的邊境進發。一路之上,隨處可見戰爭留下的痕跡:殘垣斷壁,荒草叢生,原本繁華的城鎮,如今只剩下一片死寂。
“大人,前方就是清河城了。”劉將軍指著遠處一座破敗的城池說道,“這裡曾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如今卻……”
朱武沉默地點了點頭,眼中滿是痛惜。抵達清河城後,他立即組織士兵搭建帳篷,設立粥棚,安置逃難至此的百姓。他深知,只有先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才能談得上重建家園。
“老鄉親們,別怕,朝廷派我們來幫助大家了!”朱武操著一口不太流利的當地話,安撫著驚慌失措的百姓,他的真誠和關懷,漸漸撫平了人們心中的恐懼。
與此同時,遠在都城的田妃,也積極行動起來。她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設立賑災基金,救濟那些在戰爭中失去親人的孤寡老人和兒童。她還親自到民間探訪,傾聽百姓的苦難,為他們排憂解難。
“娘娘,您已經忙了一天了,還是早些歇息吧。”貼身宮女心疼地看著田妃,勸說道。
田妃搖了搖頭,目光堅定而溫柔,“我沒事,百姓一日不安居樂業,我就一日不得安寧。”
她的善舉,如同春日暖陽,溫暖著飽經戰火摧殘的百姓的心,也贏得了朝野上下的廣泛讚譽。
一日,朱武正在巡視城防工事,劉將軍快步走到他身邊,神情凝重,“大人,京城來人了。”朱武心頭一緊,京城來人,莫非是皇上有什麼旨意?他快步走到營帳,只見一位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正恭敬地等候著。“卑職參見朱大人,奉皇上口諭,宣大人即刻回京。”錦衣衛雙手呈上一塊金牌。朱武接過金牌,心中已猜到幾分,皇上定是召他回京商議戰後重建之事。他簡單收拾一番,便跟隨錦衣衛快馬加鞭趕回了京城。
金鑾殿上,皇帝神情疲憊,卻難掩喜悅之情,“愛卿平定叛亂,功不可沒啊!”朱武跪拜行禮,“臣萬死不辭!”“愛卿快快請起,”皇帝示意朱武起身,隨後問道,“對於戰後重建,愛卿有何良策啊?”
朱武早有腹稿,他拱手說道,“啟稟皇上,臣以為,當務之急,一是要安撫百姓,恢復生產;二是要加強邊防,以防外敵入侵;三是……”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深邃而堅定,“是要進行改革!”“改革?”皇帝眉頭微蹙,“愛卿指的是……”“臣建議,廢除苛捐雜稅,減輕農民負擔,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以提高農業產量。”朱武侃侃而談,“同時,應大力發展商業貿易,鼓勵民間手工業發展,開設錢莊,發行紙幣,以促進經濟繁榮。”
皇帝認真聽著,不時點頭,表示贊同。“此外,”朱武接著說道,“還要興辦學堂,普及教育,廣招賢才,唯才是舉,不拘一格!”朱武的一番話,令皇帝眼前一亮,他彷彿看到了一幅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的盛世景象。“好!愛卿所言甚是!”皇帝龍顏大悅,“朕這就下旨,命你全權負責戰後重建和改革事宜!”
然而,朱武的改革方案傳到朝堂之上,卻激起了千層浪。“不可啊,皇上!”一位老臣顫顫巍巍地站出來反對,“朱大人提出的改革,完全違背了祖宗禮法,動搖國之根本啊!”“是啊,皇上,減免賦稅,國庫將入不敷出;發展商業,會衝擊傳統的農業基礎;普及教育,更是聞所未聞!”另一位大臣也站出來反對。
一時間,朝堂之上,反對之聲不絕於耳,原本支援皇帝的官員們,此時也紛紛保持沉默,靜觀其變。朱武站在朝堂中央,面對著如潮水般湧來的質疑和反對,他眼神堅定,毫無退縮之意……他深吸一口氣,正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