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入宮(第2/2 頁)
她的呼吸都幾乎停止了,顫抖著手開啟匣子,便看到了一張皺巴巴的輿圖。
輿圖上繪著樹林與城牆,但僅僅是區域性,無從辨認地區。除此之外,上面沒有什麼文字資訊,只有一角印著一個奇異的圖形,像是印章。
這個發現讓閔姑娘失眠了好幾晚,直覺告訴她,這樣東西絕不是母親遺忘在暗格裡的普通物件。但她一時不敢深想,怕想下去便會觸及背後更為複雜的事。
然而之後的十多天裡,這件事如同海藻一般纏在了她心上,一旦想起便讓她幾乎透不過氣來。
她曾懷疑過母親之死並不簡單,但一直都以為是後宅的女人做的手腳。
這個匣子提醒了她,或許會有其他可能性。
這一次,閔嘉音開啟了匣子,便決定不再退縮。
她拿出輿圖仔細看了一遍,再將輿圖放回匣子裡,小心收好,心中有了盤算。
翌日一早,閔嘉音照例入宮伴讀。
她到達宮門口時,恰好遇到了祝府的馬車。
五公主有兩位伴讀,除了閔嘉音之外的另一位正是祝府二姑娘祝若蕙。
祝若蕙本是妾室所生,出生時母親難產而亡,便被直接記在了嫡母名下。
後來祝若蘭身故,祝若蕙便成了祝府唯一的嫡出姑娘。
,!
看到祝若蕙,閔嘉音心情一時有些複雜,但還是沒有表露出什麼情緒,只上前關切道:“聽說祝姑娘前幾日病了,都不曾赴誰家的宴席,今日可好了?”
祝若蕙是極文靜的性子,朝閔嘉音靦腆一笑,輕聲答道:“已經大好了。”
二人並肩往宗學的方向走去。
此時已經散朝,朝臣三三兩兩地往宮門外走。
就在即將拐向宗學之時,閔嘉音看到一道與她們二人一般逆著人流走向宮中的身影。
那人身著金羽衛的制服,雖看不清面容,但身形挺拔修長,十分顯眼。
閔嘉音心中生出一絲惋惜。
金羽衛中其實俱是俊逸兒郎,但做了皇帝走狗不說,性命也懸在褲腰帶上。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優厚的俸祿了。
當閔嘉音二人開始陪公主讀書時,皇帝的書房元吉殿內,年輕的金羽衛副指揮使陳東揚正在稟報情況。
年過四旬的皇帝韓翱神色冷肅,看不出什麼情緒。但擅長察言觀色的副指揮使卻能從細微的肢體語言中感覺到,天子隨著他的稟報逐漸放鬆了下來。
“這麼說,那趙家世子確實延續了趙家門風,是個多情種子?”
陳東揚答道:“是,陛下,以卑職這幾日的觀察,趙世子除了家中有宴席的日子,都去了玉瀾河,延續了在岐州時的習慣。世子身邊還時常跟著他那位年紀相仿的三叔,趙則旭。”
皇帝似乎想起了什麼,嗤笑一聲:“也不知是他三叔還是他兄弟呢。”
:()韶音無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