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武者的盛世(第2/3 頁)
到處可見芙蓉葉隨風飄揚,有黃的,也有綠的。
我微微仰頭,朝遠處望去,天地之間白雲朵朵。可那些記憶中的大山、長河、大海,突然全跑出來,我彷彿看見了如畫的江山。
現在唐帝國的版圖比起隋朝大多了。這偌大的盛世,是李世民開創的。可惜,他也在二十五年走了。
“婉兒,今年是何年?”
“老夫人,今年是上元元年。聽說,陛下剛剛給皇后加封為天后。陛下和皇后並稱為二聖……”
婉兒開始講起朝廷和江湖上的一些事情,可我漸漸聽不到她在說什麼。突然,我眼前一黑,身體緩緩倒下。
……
講到這裡,雷老俠突然咳嗽了起來。
魏葵楊趕緊問道:“前輩,那後來呢?”
“後來,我這段記憶就中斷了。”
“那意思是,雷不染病死了?”
“嗯,應該是的。”
沉默良久,魏葵楊接著問道:“李世民逼父弒兄,揹負的罵名應該不少吧。” 雷老俠笑笑,沒有答話。
方霹說道:“李世民雖然逼父弒兄,但並不影響他成為古代偉大的君主之一,因為他締造出一個震古爍今的新時代。”
魏葵楊歪著頭,說道:“方霹你知道這段歷史嗎,給我講講唐太宗吧。”
方霹早就特意做了功課,一聽妹子有興趣聽,不禁精神大振,朗聲說道:“那就先說他的武功吧。
和楊廣動不動就動員百萬大軍遠征不同,李世民打仗走的是精兵路線。
他曾經誇下海口,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雖然這話有點誇大的成分。但李世民時期的唐軍戰鬥力確實嚇人。
例如,當初在虎牢關和竇建德十萬大軍對峙時,李世民親自率領三千五百名騎兵向敵軍的步兵軍營發起突襲。
本來,這一次突襲,李世民只是想削弱下對方兵力,打擊下士氣。反正背靠虎牢關,如果敵人大股騎兵過來,再跑回去就是了。
可就是這次突襲,李世民發現了敵營很混亂,貌似無人指揮。
沒錯,竇建德此時正在召集所有中、高階軍官在開會。連綿不絕的敵陣,並沒有指揮官在營中。
李世民立刻讓人揮旗,讓虎牢關的後續部隊全線壓上,自己調轉槍口,直接突擊竇建德的中軍帳,硬是把一場突擊戰打成了擊潰戰。
在唐軍的連續突擊下,夏軍亂成一團。正在開會的竇建德中高階將領被打蒙了,一時竟是找不到自己的兵在哪。
李世民屢屢在戰場上演以少勝多,除了出色的臨陣指揮,也和他極其注重平時訓練有關。
即便李世民後來當了皇帝,依然不放鬆騎射的訓練。常常在長安的皇宮裡看到李世民,隨機抽查士兵們的武藝。
那些表現優異計程車兵,當場給予賞賜。而士兵們的上級將領也會因此考核為上等。
李世民之所以戰功赫赫,還有一個原因是親冒鋒矢、衝鋒陷陣。主帥都不畏死,軍士們哪有退縮的道理。
他之所以敢身先士卒,主要是本身武藝超人。這一點,李世民很自信。他曾和尉遲敬德說過,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
隋朝末年,群雄並起,戰火不斷。這對一個文明和普通百姓來說,都是一個災難。
但大唐帝國迅速崛起,僅僅幾年時間,就統一了天下,結束了戰亂。這大部分功勞都歸功於李世民。
他自己曾經概括過平定天下的過程。朕年十八便為經綸王業,北剪劉武周,西平薛舉,東擒竇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
李世民十八歲的時候,正在廣結豪傑之士,為第二年的晉陽起兵做準備。
李世民二十四歲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