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江南不缺種田人(第1/3 頁)
“王爺,那天劉莊主從明月樓回來,就說你禮賢下士。方才,又聞王爺出手懲治貪官,大快人心。
沒想到王爺身居高位,毫無架子,又如此體恤民情。在下十分佩服,敬王爺!”
三輪過後,大家開始相互敬酒。
“教主言重了,這都是本王該做的。”
施耐庵對我說道:“王爺,你可能不知。這幾年,韓教主慈悲為懷,普渡眾生。
不但組織醫者給教眾們看病,還定期給貧困的教眾發糧。今天上午,你剛來的時候,教眾們正好在莊門口排隊領糧。”
哦,原來那些是白蓮教的信徒。我說怎麼排起了長龍。
“教主菩薩心腸,豐功居偉。本王佩服,敬教主。”
“謝王爺誇獎。不過,要說起功勞,我真心要謝謝我的好兄弟——劉莊主。
要不是他心繫蒼生,情懷天下,鼎力支援我。我哪來這麼糧食發給教眾,又何來這麼錢給他們治病。”
“說的是,那本王也要敬劉莊主一杯。”
“兩位謬讚了。王爺才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我提議,大家再一起敬王爺一杯。”
劉福通飲盡杯中酒後,又斟滿,回敬我。
大家相互敬酒,其樂融融。
高階的飯局,往往從互捧開始。
杯盞又碰撞了幾輪後,我隨口問道:“韓教主,這白蓮教在江南有多少教眾?”
韓山童尷尬一笑,說道:“其實,江南的白蓮教主不止我一人。很多教會行白蓮之實,隱白蓮之名。
比如說彌勒教、香教、門羅教、三一教、黃天教等等。就連我們,遇到官府之人,也改口自稱為明教。
至於教眾嘛,還真不知道有多少。但我估計,近百萬名教眾肯定是有的。”
“百萬教眾?”
“是的。”
聽到這裡,我心裡咯噔一下。
百萬教眾,那不是鬧著玩的。要是有人教他們習武,再配上武器,哪還得了。
回京城後,我還是要和鐵鍋,好好稟報下這事,想辦法限制這些教會的發展。
就在我心裡這麼想的時候,施耐庵說道:“說起劉莊主的善舉,老朽我藉著酒勁,還得多說幾句。
這江南的大地主可謂是富可敵國。田多的地主,每年收租至三十到六十萬石,名下佃戶有五千戶左右。
比如松江的曹家,據說有田地十幾萬畝,家中錢、糧不計其數。
還有蘇州的翟家,自有田和收佃的官田共達兩萬頃,人稱多田翟家。
以我所見,江南土地,十之七、八,在大地主手中。官府和僧侶各再佔一成左右。即便如此,多數地主依舊是貪得無厭,為富不仁。
別說像劉莊主這樣大力救濟貧困教眾。就是自家佃戶,他們收的田租也是極高。
在大旱季之時,這些大地主也依舊不肯免去,或減去田租,非逼著佃戶們去借高利貸交租才行。”
說著說著,施耐庵竟流下兩行清淚。
羅貫中撇了撇嘴,說道:“可城中放貸的當鋪和米行,大多也是地主們開的。越是荒年,他們賺的就越多。”
小倩好奇地問道:“這些地主收這麼高的田租。難道不怕佃戶們抗議,不租他們的地種糧。這樣,地主他們豈不是也沒有了收入。”
“小倩姑娘問的好。可江南現狀是地少人多。到處可見無地可種的流民。
江南不缺種田人,地主又何須發愁。幸好,韓教主在劉莊主的支援下,給貧困教眾及時發糧,這才讓他們渡過難關。”
聽施耐庵這麼一說,我心裡又糾結起來了。
這麼說來,白蓮教是透過發動富有的信徒,去救濟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