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人一馬向西行(第2/3 頁)
去。
阿青在下游洗了洗手,讓疾風在上游自飲自酌。想剛才那一幕便自顧自說道:
莫欺少年窮
亦能醉東風
不愛天風釀
豪氣二鍋中
修整完畢,阿青便取出行軍包中的地圖,同周遭對比了起來。盤算著那前面不遠處應該就是天風八郡之一望川郡的首府尚賢城了。
阿青家鄉所在的無妄鎮正是這望川郡八鎮之一,當年風火之亂幸得天風赤色軍拼死報信,讓戰火僅蔓延至無妄鎮內,所以這尚賢城內仍是一片欣欣向榮。
尚賢城以崇尚聖賢聞名,各家百教人來人往,中州聖賢也常來此地講學,故甚是繁華,是天風帝國僅次於首都天風城的第二大城市。
話說阿青少時雖家境算不上貧窮,但也只是舍離村的一般人家,一年也只有幾次機會去往這無妄鎮的首府無妄城。
至於這天下名城尚賢城,他是從來都沒去過。一想到此,便有點心神往之。
正欲上馬而行,轉念又想到疾風連夜奔波,於心不忍,便索性步行前往。
心裡嘀咕著:估計步行也就兩刻鐘,就讓疾風歇歇吧。
於是牽著疾風,向西而去。
可那知這疾風怎麼也牽不走,阿青便轉過頭,只見疾風轉頭望向自己的背,示意他上馬。
疾風捕捉到了阿青的情緒波動,心裡也明白,這傻孩子在想啥。
這一瞬間,阿青和疾風彷彿是建立了某種聯絡,像是夥伴間的默契與牽絆。
都道是眾生平等,如若人獸真能坦誠以待,那便能真的心意相通。
這人獸之間能互相理解,平等以待。那這三界六道之內就因何而不能平呢?
這欲壑難平,又怎見五蘊皆空,又怎知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阿青理解了疾風的意思,便也沒再矯情,翻身上馬,疾風也如這離弦之箭,疾馳而去,只留下一道塵煙在晨光裡搖曳著。
這一人一馬離去後,路旁現身出兩個人影來,阿青絲毫沒有察覺,但這疾風早就知道了。
只是這氣味,它知道是自己人,便未作提示。
只見其中一個人拿出紙條,上書:嶽天青已達尚賢城,而後拿出一隻木質機關鳥,彈出信匣,將紙條裝了進去,按下開關,那木鳥便飛向空中,一眨眼就沒了身影。
這是墨家為天風軍定製的軍用傳訊工具,天鶯。
剛剛飛走的那只是天鶯2號,對應的線路是乾2線。這是天風軍內獨有的傳訊工具,針對不同的線路設定了不同的中轉站,以實現不同緊急程度的資訊傳遞。
所以世人用其疾如風來形容天風軍,不光指的是這行軍速度,這資訊的傳遞速度亦是一絕。
阿青還沒有反應過來,便已看到前方的尚賢城映入眼簾並不斷放大,這恢弘的尚賢城不斷衝擊著阿青的認知。正可謂:
巍巍城牆平地起
立於晨光勢恢弘
不怪阿青鄉巴佬
只怨尚賢自不同
來到尚賢城下,阿青急忙忙下了馬,看著巍巍城牆,目瞪口呆。
疾風鄙夷的看了看阿青,這傻小子,看到尚賢城就是這般模樣,不知道看到那天風首都天風城、墨家機關城、九州第一城風水城、中州聖城浩然城等又該作何感慨。
這也不能光怨阿青,尚賢城也確實自有其氣象。
只見城牆之上都寫滿了名家之言,傳說都是來此講學的聖賢所留,有資格立言留名的自然也不是一般人物。
這各家之言出自名家之手,本身就氣象萬千,更何況這滿城牆的聖賢之言呢。
阿青抬頭,聖賢之言便澎湃襲來:
“由心生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