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點評(四)(第1/2 頁)
對殊詞那句都要成為更好的自己,頗有感觸的少年,下定決心,奮發圖強,最終從一個售票員逆襲成了大將軍
已經改名換姓的少年,拋棄了山娃這個名字,也拋棄了過往,改名荊軻的他站在秦王宮前,百感交集,想起了來之前大王跟他說的話
一臉愁容的太子,盯著眼前的幾本雜誌,俯首沉思著,片刻後,憂思道:“秦國大將王翦已經攻佔了趙國首都邯鄲,現在直逼燕國,在想不出退敵之策,燕國,便要亡了”
一臉憤概的荊軻,慷慨激昂的說道:“臣有一計,刺秦”
十分贊同這個計策的太子,忍不住點點頭,附和道:“我也是這麼想的,那你有幾成把握”
視死如歸的荊軻,臉上毫無懼色,雙手抱拳請求道:“若太子肯賜臣兩樣東西,臣便有了九成把握”
有些意動的太子,趕忙追問道:“哪兩樣”
荊軻不卑不亢的回道:“燕國督亢的地圖和逃到我燕國的秦國叛將樊於期的人頭”
仔細權衡一番的太子,為做殊死一搏,答應了荊軻的要求,隨即從桌上的一堆雜誌中找出武器和地圖遞給了荊軻
兩件寶物已得其一的荊軻,謝恩過後,轉頭便去找樊於期借頭,此時的樊於期似乎早已明白了自己的命運,一個人坐在殿中自飲自酌
望著一身殺氣,快步靠近的荊軻,樊於期飲酒的動作一頓,放下手中的酒杯,替荊軻斟滿美酒
一門心思只在刺秦的荊軻,開門見山道:“借樣東西”
飲下杯中美酒的樊於期,輕聲問道:“何物”
“你的頭”
“用處”
“刺秦”
言簡意賅的對話,卻讓樊於期心頭一陣,他知道這場劫難是逃不過了,已經苟活了十幾年,死可以,但要有價值
想當初他兩次戰敗,攛掇成蟜造反,被秦王追殺,雖僥倖撿回一條命,可全家老小卻死於秦軍刀兵之下,若能刺秦成功,對九泉之下的妻兒老小,也算有個交代
想到此處,樊於期深深的望了眼離自己不過三尺之遠的荊軻,決定試他一試
“你可知,雖說有了我的頭,刺秦就有九成把握,但那都是你刺秦成功的把握,你生還的把握呢?這對你來說可是必死之局,你還要去嗎?”
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荊軻,大義凜然的說道:“有些事,總要人去做,三個月後,我荊軻必將站於秦殿之上,若成,雖死無憾,若敗,也絕不後悔”
荊軻的豪言壯語,徹底打消了樊於期的疑慮,了無牽掛的樊於期輕笑一聲,抽出手中長劍,自刎當場
為了燕國的荊軻,壓下心中的悲痛,將樊於期的首級小心封存,三個月後,帶著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的荊軻,來到了秦王殿前
空鏡頭再次出現,經過七世輪迴後,少年回到了最開始的地方,在竹林中拿起那把已經鏽跡斑斑的新刀,端詳片刻,卻再也想不起那個女人的名字
站在那顆竹子前,深情的吻上去,以為能找回當初的感覺,可還是無濟於事,那個第一個愛著他的女孩,在他的腦海中已經全無痕跡
當少年回到酒吧,不停的喝下一杯又一杯古典雞尾酒後,才發現,最愛喝的還是那杯白水
回到當初那間會議室,想起自己當初不可一世的點評著別人辛苦勞動的成功,想著乙方明面尊重,背地痛罵,少年覺得彼此之間的溝通和尊重也是重要的
走著走著,來到當初和她分別的地方,對她名字還有點印象,但是當初與她相愛的原因,為她連闖三關的記憶,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落寞的坐在車站前,看著男孩送別女孩憂傷的身影,少年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想上前安慰他,卻不知道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