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部分(第2/4 頁)
丁競而言,全盤佈局是知政汪由敦乃至皇帝要去考慮的事,東洲能得更大利益,就是他的事功。當然,面上他也必須訓斥綽號“範十三”的範浦歸,這小子正是範四海的孫子,範六溪與阿帕奇黎人首領浦八朗之妹所生的兒子。
儘管是漢黎混血,生在東洲,範浦歸的少年青年時光都是在本土度過的,在通事學院進學時,丁競正是他的老師。回到東洲後協助東洲總督治政,推動黎人建國的謀劃還是他最先提出來的。
“這只是第一步,要讓東洲越過大山,佔據整個大草原,三個師紅衣是最起碼的……”
見丁競贊他,範浦歸趕緊打蛇順棍上,他這次再回本土,就是要討本錢,光靠東洲自己的力量,可沒辦法把這謀劃變成現實。
東洲現在只有三州,浦州、梁州(另一個位面的溫哥華)、唐州(另一個位面的洛杉磯)。浦州已有相當規模,人口多達十二萬,加上另外兩州,超過二十萬。經濟都以糧牧和輕工業為主,絕大多數工業品都需要自本土輸入,更談不上什麼軍工產業。
都護府在三州駐軍八千人,還以當地人為主。依附東洲的黎人也不超過十萬,還分作數十個大小部族。這樣的家底,顯然無力跟蘇族聯盟乃至法蘭西人抗衡。更不足以面對不列顛人可能的翻臉。此外西班牙鑑於唐州殖民地的崛起之勢,對英華東洲力量也開始抱以警惕,不排除由新西班牙領地北侵的可能性,因此範浦歸的謀劃如果沒有本土支援。那就是蛤蟆打哈欠,大的就只是口氣。
丁競牙痛似地呻吟道:“三個師……你也真敢想,就算總帥部能派出三個師遠征,東洲的後勤能撐得住嗎?”
別說三個師,三十個師紅衣都有,現在已是大戰第三年,英華還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戰備動員。拋開殖民地軍和僱傭軍不算,本土正規紅衣已擴充到六十個師接近五十萬人。如果不計代價的話,爆出三百個師也不是不可能。作為戰備動員的一部分,義勇軍也已經擴充到四百個營,可以湊出一百個師,這又是八十萬人。
兵雖多,裝備也足,可把兵力送出去。乃至讓其在遙遠戰場持續作戰,這又是另一回事。西域大都護吳崖的西征大軍浩浩蕩蕩三十萬,其中只有十萬紅衣。原因就在於後勤實在跟不上,只能以烏恩齊和三玉茲軍隊為主。
西域(此時的西域已指過去廣義上的西域,原本屬於西域的蔥嶺以東,阿勒泰山以南地區已被稱呼為天山南北)還可以指望鐵道,天竺也有南洋這條繁盛的海運線支撐,可東洲就完全不一樣了。
距離是東洲與本土難以逾越的障礙,向東洲送三個師的兵員沒問題,靠東洲自己也能勉強支撐這三個師的糧草,可彈藥、軍械,各類輜重。這些後勤供給顯然就跟不上了。
範浦歸不甘心地道:“走北線快船隻需要一個月!如果在這條線上建起煤站,蒸汽船會更快……”
“擴充東洲駐軍勢在必行,可沒必要越過兩道大山和浩瀚大平原,跑到法蘭西人的籬笆外打仗……”
一個聲音響起,不僅範浦歸趕緊躬身作揖,丁競也起身長拜:“陳學士!”
來人是翰林院掌院學士陳潤。身為王道派開山祖師,他現在已不掌實政,就在翰林院裡搞外交國策研究。
“去小會堂,跟汪知政他們一起商量東洲戰事。”
陳潤招呼兩人,一同出了辦公室,然後就被喧囂聲浪給淹沒了。此時正是全城歡慶中極殿大議圓滿落幕的時候,歡慶的氣息也將位於未央宮西面六里處的通事院裹住。
“鬧什麼呢!?中極殿的事跟通事院有關嗎?等到這場大戰結束,咱們撈到了該得的利益後,再來歡呼不遲!”
陳潤呵斥著正在鬧騰的通事院大小官員,眾人頓時凜然,陳潤雖不屬通事院體系,可絕大多數官員都是他的徒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