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奏摺(第2/2 頁)
”
紫娟見黛玉滿臉憂色,上前道:“姑娘忘了四姑娘還有錦囊了嗎?”
黛玉恍然道:“你不提,我倒是給忘了,快拿出來,看看四妹妹還有什麼高見。”
紫娟忙把錦囊拿出來給黛玉,黛玉再看時,只見裡面寫的竟是行酒令的規矩。黛玉默默的讀了兩遍,突然眼前一亮,感慨道:“真真是四妹妹的語氣,竟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就把這話說清楚了。這封信竟是不能給父親看的。”說完在蠟燭上燒了。
紫娟道:“四姑娘寫的什麼?”
黛玉道:“她雖寫的竟是一個行酒令的遊戲,說的是這行令之人先前皆不聽令官的話,這酒令自然就行不下去,沒個章法。
後來一長者給了這令官權利。令官有了鉗制眾人的法子,眾人也就不敢拿大做勢了。”
紫娟道:“什麼法子?”
黛玉笑道:“我去找父親,你先睡,不用等我了。”說完也不等紫娟反應,就直接去了林如海屋裡。
林如海還在寫奏摺,
黛玉湊過去看時,只見父親已經寫了幾條法子,一是重新控制鹽場;二是水路與陸路設定關卡,控制走私鹽。
黛玉道:“父親這些法子很多都是在實行中的,不是朝廷法制不全,而是犯法的懲治力度不夠,這才讓私鹽猖獗,哄抬鹽價嚴重。”
林如海看著黛玉問道:“你可有法子?”
黛玉道:“我在外祖母家,的姐妹們一起行酒令的時候,常聽四妹妹說,這酒令要是錯了,罰酒不喝的,那就是令官沒有威信,要是說不上來酒令,還不認罰喝酒,就把這人罰下場去,讓她的丫頭上來,看他臊不臊就完了。酒令就是要席上之人都平等,不分尊卑貴賤。”黛玉說完,定定的看著父親林如海。
林如海聽了眼前一亮,然後又道:“統一鹽價是個好法子,只是一旦嚴懲了鹽販子,不免動了一些權貴的錢袋子。”
黛玉道:“父親常說,百姓守著鹽場卻沒鹽吃的情況,每日只能淡食,或因為能吃上鹽典當衣裳的都有,難道他們哄抬鹽價的時候就沒想過對百姓有多苛刻嗎?”
林如海道:“是啊!百姓的生死無小事。”
黛玉道:“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鹽雖然看著不起眼,但是是百姓日日都要用的,把這件小事兒解決了,就是幫百姓解決了大事兒,這樣的朝廷,還怕百姓不擁戴嗎?”
林如海聽了黛玉的話大喜。笑道:“玉兒就是女兒身,要是男兒,一定會有大做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