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誰當盟主?(2)(第1/2 頁)
只有厲志緊走幾步,出門送行,順帶接收黃琬帶來的兵馬。
兵馬都駐紮在懷縣城外,厲志一時之間,肯定無法回來。
這是要放棄流年推舉盟主的意思嗎?
袁紹呆立當場。
這黃琬是怎麼知道他向大將軍何進獻策,召董卓入京的?
按董卓的稟性,哪怕就是大將軍未死,恐怕也鎮不住董卓吧?
他殺十常侍是為大將軍何進報仇,順便清君側,可那些太監、宮女可是因自己當時的命令,才被冤枉誅殺的。
董卓進京後,皇宮內都找不到服侍新帝、太后之人,現已被無數人詬病,說他袁紹濫殺無辜。
如今,黃琬把這些都捅出來了,豈不是說自己也是亂臣賊子?那自己還如何能夠坐上盟主的寶座?
袁紹此時的臉色,青一陣,白一陣,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他知道,此盟主再與他無緣。
無謀少智、引狼入室、濫殺無辜……
諸多罪名,很快就會傳遍整個大漢,不僅使“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蒙羞,自己從此也將聲名掃地,無顏見人。
袁紹的從弟袁術走到袁紹身邊,對他小聲說道:“兄長這盟主之位肯定是沒法坐了。不如兄長讓那公節推我為盟主,也能為袁家挽回些許顏面,兄長以為如何?”
誰知道,袁遺也湊了過來,正好聽到袁術之語,贊同道:“公路弟言之有理。本初弟受辱,我們袁氏一族,必須要爭這盟主之位,方能挽回我族之名望。”
袁遺的話,誰都聽得出來,他也想爭一下盟主之位。
可無論是袁術,還是袁遺,兵都不多,要想登上盟主之位,必須得到王匡的支援。非如此,無法與厲志抗衡。
眾人可不管袁氏三兄弟在這裡勾心鬥角,紛紛打著哈哈,聊著閒天,返回各自的軍營。
至於誰當盟主,當是等孔融、陳溫兩人率兵來到之後,再行私下商議。
畢竟孔融乃孔聖人之後,自四歲因讓梨,就一直有賢名,聽聽他的看法,自是應該。
兩日後,孔融、陳溫先後趕到。
孔融帶來三千兵馬,陳溫帶來五千兵馬。
然後,有好事人開始組織,避開袁氏三兄弟和王匡,聚於厲志兵營中,商議盟主之事。
為何要避開袁氏三兄弟?
自是因為袁紹之醜聞。
大漢禍事,皆因袁紹而起。
如若袁紹不獻計召董卓,或是袁紹沒有誅殺十常侍,或許皇室依然如故。
如今董卓把持朝綱,天下大亂,皆因袁紹。袁氏一族還有何臉面主掌聯軍?
孔融和陳溫也聽說了黃琬揭露袁紹之事,自是不願再推舉袁家之人。
反正大家的兵馬多於河內兵馬,也不擔心袁紹、王匡起么蛾子。
可他們為何要在厲志的軍營中聚會呢?
還不是因為厲志的軍營,營帳最為寬敞。
最關鍵的是,厲志送給了每人一件毛衣。
這可是稀罕物件,不僅極為保暖,而且在青、冀、幽、並四州外,極難得見。
青、冀、幽、並四州,人口一千多萬,雖然現在各州都至少有一個紡織作坊,可羊毛少啊。
現在,護民軍還沒有打入草原,畜牧業的規模很小,羊毛產量自然就不高。
即使有商隊不斷深入草原收購羊毛,可鮮卑和北匈奴寧願羊毛爛掉,也不願意賣給大漢。
原因很簡單,他們要大漢用糧食和雪花鹽來換。
目前,青、冀、幽、並的糧食都在吃緊,而且還要給三輔之地和涼州準備糧食,哪有多餘糧食換羊毛呢?
雪花鹽由於作坊的規模還不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