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1/3 頁)
李舜華身邊都有好幾個懂功夫的,別看是小丫頭,可是小丫頭也有真功夫。那些人不知道對方的情況,就敢算計,註定是要失敗的。
從回到京城開始,按說應該是薛氏那邊的人惶惶不可終日,怕這邊的人報復他們。可是自家爹這邊都還沒有動靜呢,那邊就想&l;先發制人&r;了。
這就是,越是心虛的人,越是想要把人打到塵埃裡去,讓人翻不了身,這樣他就不用心虛了。
其實薛氏那邊,分家都已經分了,家產這邊也不要了,她只要息事寧人,不出麼蛾子,大房這邊也未必有這個閒情去專門對付他們去。
可惜世上多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那麼他們註定是要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了。
薛氏那邊鬧得不可開交,就沒有功夫來管大房的閒事了。
而在王氏跟李煦之說了三房想要外放的事兒後,李煦之也答應了下來。
倒不是李煦之仁慈,而是他知道自己這個三弟在各方面都屬於中庸,既不會做出什麼豐功偉業來,也不會闖下大禍。
當年他還在侯府的時候,這個三弟都跟不存在一樣,也沒有辦什麼助紂為虐的事兒來。
既然如此,拉扯他一把也未為不可。
世上還是少一個仇人為好。李煦之並沒有險隘的認為李煥之是薛氏所生,就對他恨之入骨。
在李煦之的心裡,我過的好,過的比你更如意,讓你時刻看著不舒服,這比單純的報復還要好的多。
讓你嫉妒也無可奈何。何況,幫了李煥之,這輿論對他更有利一些。
他不是不顧兄弟情分,看看,這老三還不是自己幫忙給找了差事?那麼相對的,二房和薛氏那邊,被人琢磨的就更多了。這就叫不戰而屈人之兵。
李煦之給李煥之謀了個富安縣令的職務,除了去吏部拿文書的時候,李煥之拿了些錢打點外,其他的根本就沒有讓他操心過。
李煥之對自己這個大哥感激不已。這些年,他對大哥什麼也沒有做過,就是在他被趕出府的時候,也沒有伸把手,現在厚著臉皮求著大哥幫忙,他心裡覺得很慚愧。
不過,看大哥一點兒也不芥蒂的幫他的忙,李煥之都不知道怎麼感謝了。
馬氏帶著孩子們來給王氏感謝,王氏說道:&ldo;出去了,小心謹慎,別的話我也不多說了,至於感謝,我們本來就是一家子,說感謝就太見外了。&rdo;
只要這馬氏不覺得他們辦事兒只是舉手之勞,沒有一點兒感激的心,那就好,至於其他的,也不是為了讓人回報的。
既然已經繼承了侯府,這些事兒做一做,對自己家也不是沒有好處。
馬氏和丈夫李煥之得了外任的訊息,一下子把薛氏和二房又給炸了一下。
等薛氏知道是大房那邊幫著辦的時候,薛氏把三房兩口子叫了來,狠狠的責罵了一頓,說他們胳膊肘往外拐,親近別人而不親近自己的親兄弟。
尤氏還在一邊煽風點火,&ldo;這也是人之常情,誰叫我們二房沒有本事呢,不能給三弟謀個好差事。&rdo;
這意思是說,三房的人是見利忘義,看著大房有本事,所以就巴著大房,哪裡還管什麼親兄弟不親兄弟的?
尤氏說話,李煥之也不好說什麼,不過馬氏不幹了,她知道尤氏是又嫉妒又眼紅,只不過他們和大房的關係,向來就不好,也不能上趕著湊上去,如今反而說這種酸話,還挑撥離間的。
馬氏說道:&ldo;二嫂這話說的是什麼意思?既然是親兄弟,看著親兄弟過的好了,不是應該高興?
怎麼著,依著二嫂的意思,我們這邊就該越過越差,什麼都不是才成?這也叫親兄弟?&rdo;不盼著他們好,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