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金錢的重要性(第1/2 頁)
陳奕辰走到父親身邊,回答道:“爸,差不多有560分左右吧。”
陳建林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擔憂,但很快就被鼓勵所取代。
他拍了拍陳奕辰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兒子,考的還不錯。”或許在當時,他心裡計算著看陳奕辰離市一中的分數線還有多少距離,儘量少交一點擇校費吧。
陳建林自己只有小學文化水平,他經商這麼多年,早已瞭解到知識的重要性,所有對於陳奕辰能夠讀個好學校,十分的上心。
早在陳奕辰中考之前,陳建林就已經打聽到相關的政策了。
張想容在一旁也插話道:“是啊,辰辰,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以前陳奕辰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或許到了叛逆期,英語學習不上心,導致成績漸漸下滑。
當時他不懂事,沒有將父母的付出看在眼裡,上了高中後,繼續偷偷上網逃課,最終高考不理想,僅僅上了一個二本。
現在,陳奕辰重生歸來,以一個成年人的眼光看待事情,他更能懂得知識的重要性。
陳奕辰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鼓勵和支援,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點了點頭,目光堅定地說:“我以後會更加努力地學習,不辜負你們的期望。”
既來之則安之,現在自己重新學習,將初中的知識撿起來應該不難,高中三年一定要有決心,爭取考上理想的大學,讓父母揚眉吐氣。
陳奕辰知道今後的一些發展情況,陳建林在今後的事業中負債累累。
陳奕辰想為家裡減輕負擔,到了大二,基本上就不再向家裡要生活費,往往都是自己努力學習獲取獎學金,要麼就和同學一起在課餘時間外出到社會上找點兼職,有時候也能接一些學長或者老師分派的專案賺取零花錢。
陳奕辰知道自己重生回來,要是告訴父母以後發生的事,父母肯定不會聽進去。
陳奕辰即使知道發展軌跡,現在也不是具體實施的時候,還是再找機會給陳建林說吧。
母親張想容說了給兒子報名英語培訓班和吉他培訓班的事情,陳建林同意了此事,讓陳奕辰早點休息,明天去文化宮諮詢培訓班的事情。
洗完澡後,陳奕辰躺在床上,腦袋裡想著的都是今天父親陳建林那微笑的樣子,他不記得多久沒看到過父親的笑容。
陳奕辰知道父親後世那被生活負擔壓得早已沒有笑容的臉龐,因為生意失敗,周邊那些不懷好意的人開始嘲笑他: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綽號。
別人王健林是首富,你陳建林也當首負。
陳奕辰心裡想著如何讓父親少走彎路,如何讓自己的家庭能夠早日實現財富自由,想著自己能夠活得更加精彩。
以前自己年輕,對金錢不屑一顧,認為它不過是身外之物,不足以衡量生活的價值。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在陳奕辰逐漸步入社會,開始承擔起各種責任和義務,這時才真正體會到錢的重要性。
陳奕辰深刻的認識到金錢是生活的基礎,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他只想重生過來後,不再為經濟問題操心。
陳奕辰知道只有良好的經濟基礎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才能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需要儘快賺取第一桶金,這樣無論是陳奕辰他創業、深造還是旅行,都離不開錢。
沒有錢,再宏偉的夢想也只能停留在想象中。
許多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不得不在現實的壓力下妥協,甚至放棄。
而那些能夠堅持自己夢想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經濟支援,能夠為自己的理想買單。
陳奕辰知道,父親陳建林身體不好,高血壓和糖尿病一直困擾著父親今後的生活,同樣令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