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政務(第1/2 頁)
“留守府”裡的談話,用時不長,等到張猛他們領到賞賜後,謝巖也就起身告辭。 不僅是離開“留守府”,更是以最快速度走出“洛陽”城,他要儘快回到鄉里,組織生產“香水”,那不僅僅是一個承諾,同時也是一項“生財之道”,謝巖比誰都清楚,“學堂”那就是個無底洞,沒有海量的金錢,根本無法應付。 回到“衛崗鄉”那個大工地上,謝巖倍感親切,他總覺得這裡要比“長安”和“洛陽”更加適合自己,興許是沒有高大城牆的緣故吧,那城牆,雖然給人安全的心理感受,但是從另一面來說,也是禁錮了人的思想和行為,時間太長了以後,會給人的心理上套一道枷鎖,或許這就是大唐之後,漢人王朝疆域都超越不了漢、唐的緣故。 回到“驛站”,謝巖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採購鮮花,另外派韓躍去“寶莊”,讓那邊過來兩個人,他準備將“香水”作坊,放在“寶莊”裡。 第二件事,命人去請王決。 身為“鄉尉”,王決的職責就是維護地方安全,其麾下五十人,全部都是戰場下來的府兵,用來維持治安,那是綽綽有餘,堪稱大材小用。 “武裝巡邏隊”是全騎兵,而且都是裝備最精良鐵甲的重甲騎兵,謝巖用他們巡視地方,並且是流動不間斷巡邏方式,主要是用於威懾,讓有不法企圖的人,打消念頭。 可是他們一身重甲披掛於身上,實際上是很影響行進速度的,不僅極其不方便,而且每逢寒署兩季,巡邏隊成員都非常不好過,不是太熱就是太冷。 有鑑於此,謝巖和馮寶共同設計了一種更加輕便的甲冑,那就是先用比較薄的牛皮,按照製作皮甲的方式一塊快剪裁好,然後用鐵絲將每一塊牛皮的正反兩面用燒紅的小片鐵絲網貼上,再用鐵錘一點點敲擊平整,最後經過磨去處理,以消除鐵絲銳利尖角對人的可能傷害才得以完成一片,把若干片組合縫製後,可得一套完整甲冑。 整個製作過程中,最難的部分是鐵絲。 大唐沒有鐵絲,甚至於細一點的鐵條也不多,謝巖跟張猛說的時候,張猛還問:“這東西能管什麼用?” 謝巖知道和他說不清楚,乾脆都懶得解釋,只是說:“你只要想辦法弄出來,我自然會讓你看到它的妙用。” 張猛出自打鐵世家,在這個方面的經驗確實極其豐富,他先是想要鍛打出來,後來覺得太慢了,而且很難控制粗細,就先做了一塊帶孔的鐵板,然後將事先預備好的鐵錠加熱燒軟,再放在孔上,上面敲,下面拉的,一個鐵錠可以拉出來很長一截鐵絲,只是在拉鐵絲的過程中,時常會斷,本著不浪費的原則,謝巖這才決定用小片鐵絲網。 這樣一套甲冑,重量比原先的鐵甲冑輕了近七成,雖然防護力也下降很多,但它是用在地方治安,並不是戰場上,所以效果依舊非常明顯,普通刀箭很難造成傷害。這種新型的輕便甲冑,謝巖給取了一個“網甲”的名稱。 謝巖今天找王決過來,就是告訴他,給“巡邏隊”準備的“網甲”已經全部製造完畢,可以去領了。 “校尉,新的甲冑都弄好了?”王決見識過“網甲”,知道那東西的好處,是以忍不住問了出來。 謝巖道:“總共製作了六十套,而且還在繼續製作。不過找你過來,除了這件事以外,還得告訴你一件事……”隨後將“會節坊殺人案”一事說了出來,最後道:“回來路上,我想了一下,鄉里日後將越來越好,人也會越來越多,類似的事件也不可避免,巡邏隊我打算再招募一百人,從現在開始操練,你意下如何?” 王決道:“人手充足當然好,操練一事也不用校尉煩神,隊裡的人都可以,只是這人從哪裡找啊?鄉里人是不少,可咱們要找的都是精壯漢子,那個頂個都是家裡的頂樑柱,把他們找來,會影響鄉民家裡種地和其他事的,我怕沒有多少人願意的。” 謝巖道:“你去聯絡一下昔日軍中袍澤,再到常遠那邊問問,應該不會太難,工錢嘛就和隊員一樣,也就年底分的少一些。” 王決想想後,覺得問題也不大,便答應了下來。 謝巖接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