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望日朝參(一)(第1/2 頁)
李治自己都忘了,武媚這裡是內宮,外臣謝巖根本進不得,當小宦官稟報:“啟稟陛下,謝縣男在‘兩儀殿’恭迎聖駕。” 李治起先一怔,繼而對武媚道:“媚娘且好生休息,朕去去便回。” “妾身恭送陛下。” 在武媚的相送聲中,皇帝李治起身離開了。 “兩儀殿”正中,王伏勝命人用案几臨時拼成一張矮桌,桌上放著一個用錦緞覆蓋的巨大物件,那是六名宦官共同抬進來的,之所以用錦緞蓋著,那是王伏勝的意思——陛下沒有看過之前誰也不許先看到。 期間,謝巖那是一句話都沒說,只要進了宮,他就本著不說為好的原則,免得不小心惹出什麼事來。 王伏勝剛剛指揮人擺放完畢,大殿外傳來一句尖細的聲音“陛下駕到!” 謝巖與王伏勝以及其他宦官,一起行禮,道:“恭迎陛下。” 李治快步走進大殿,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個巨大的物件,但卻一句沒說,徑直走到龍椅前,坐下道:“都起來吧。” 王伏勝起身走到皇帝身邊,道:“啟稟陛下,‘新安縣男’謝巖進獻‘衛崗鄉全景沙盤’,請陛下御覽。”他總算是提前問過,能說清楚了。 李治看了一眼錦緞覆蓋的沙盤,開口道:“謝卿家,你來給朕說說,此為何物?” “陛下,臣上次面聖之際,陛下曾有遺憾‘見不到衛崗鄉之變化’,不知陛下可還記得否?”謝巖不答先問道。 李治思索片刻,道:“不錯,朕確實頗為遺憾。” 謝巖接過話道:“臣當日也曾說過,做到需要時日,看到卻不難。臣請陛下移駕,容臣向陛下一展‘衛崗鄉’今日乃至十年後的全貌。” “謝卿家好大口氣,區區一物,可展一鄉全貌,莫非虛言不成?” 謝巖恭聲道:“君前無戲言,臣請陛下御覽。” “好,朕就給謝卿家一個機會!”說著,李治自龍椅上起身,邁步走向大殿中央。 待接近時,王伏勝快步繞到謝巖對面,與他一人握住錦緞一角,同時緩緩掀開…… “臣請陛下御覽‘衛崗鄉全景沙盤’。”謝巖一面掀著錦緞,一面不忘開口說道。 那是一個長約三米,寬約兩米的大沙盤,上面有山丘、有草地……房屋、道路、河流、村落一樣不缺,甚至連軍營裡計程車兵和道路上的行人都可看見。 最上方邊緣處,插有一塊寫字的木片,上書“欽命衛崗鄉全景”七個字。 “嘶——”李治倒吸一口涼氣,眼睛死死地盯著沙盤,一動也不動,他怎麼也想不明白,眼前的這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 皇帝不開口,自然誰也不敢說,大殿裡面安靜極了,所有人都在等待著皇帝先說話。 不知道過去多久,李治終於抬起頭,看向謝巖,道:“謝愛卿,你來給朕解說一下。” “遵旨。”謝巖應了一聲,隨後道:“陛下眼前看到的,就是‘衛崗鄉’十年後的樣子,它主要由學堂、各功能區以及其它一些區域構成……” 接下來,謝巖向李治詳細介紹了整個“衛崗鄉”的情況,比如說,學堂已經建好了哪些部分,以後將要建設哪些;又比如,為何鄉里採用不建設城牆,是完全一種開放式的原因;還有,各村的現狀,以及自己想要將他們遷入鄉里的計劃等等,全部結合沙盤展示的模樣仔細說了一遍…… 其實,這是所有官員向皇帝陳述施政時的常用方法,只是比起他們純粹文字和語言描述,以沙盤為實物模型,邊看邊說的形式,那可是要強過千百倍。 李治聽的那是津津有味,興趣盎然,時不時地還插話詢問……時不時地沉吟思索…… 君臣二人,一個說的精彩,一個聽得高興,渾然忘記了時間。 王伏勝幾次三番想提醒皇帝:“該用晚膳了。”卻一直都沒有撈著機會,他可不想、更不敢打擾皇帝的興致。 好不容易,等到皇帝和謝巖說話的間隙,王伏勝湊到李治近前,低聲道:“陛下。該用膳了。” 李治一經提醒,發覺自己不僅忘了時候,而且好像也餓了,說道:“謝愛卿說的實在太好,朕都忘了。”跟著對謝巖道:“愛卿留下來陪朕一起用膳吧。” 以謝巖的官位,能夠單獨留下來陪皇帝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