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戰略轟炸機(第1/2 頁)
命名為
【黑蝠號-偵察型】
首先是在機身奈米蒙皮內部,整合了多功能雷達,具備超遠距離深空雷達,無源高靈敏定位,脈衝雷達等等,可以實現遠距離電磁干擾,發射電磁脈衝,高度整合在機頭和機尾處,每次開啟十分消耗電能。
第二個就是鐳射器,可以透過機腹下方鐳射發射器,可以攔截標記高速飛行目標,機頭位置有個隱藏式開孔
第三個標配的電磁軌道加速可以疊加飛機的速度,發射突破 10 倍音速的導彈。攔截各種飛彈,進行超視距打擊。
【黑蝠號-運輸型】
空曠的機身只為運輸而生,裡面塞滿了無人機,六邊形導彈,這是最合理的導彈外形,可以密密麻麻堆疊在一起,可以把空間利用率達到了極致
如此先進的戰略隱身轟炸機對於電能和能源的需求也是極其恐怖的,而支撐起這巨大的消耗這是蘇星辰最近才完成技術量產的新燃料金屬氫。
常溫常壓下一種穩定的固態金屬,也是固態燃料,爆炸威力卻十分恐怖,金屬氫極不穩定,所以需要磁場進行固化
固化的同時,還需要新增阻隔劑,如果接觸其他物質就會引發裂解導致劇烈膨脹,壓力高達數百萬 Gmpa,幾乎任何容器無法抵抗,所以應用第一步氫金屬洩壓就會產生很強的動力用來發電,同時吸收大量熱量,洩壓的氫氣經過機身流轉吸收環境的熱量進一步升溫
所以蘇星辰設計的戰略轟炸機也是目前唯一一架在高空高超音速下不會造成紅外暴露的飛機。
第三個迴圈就是吸收燃燒室溢位的熱量,以及燃料電池燃燒引發的內熱,
第四步高溫氫氣則會進入燃燒室做功,此時空氣中的氧氣和氮氣也完成分離進入脈衝發動機,高壓氧氣混合高壓氫氣形成高能氣體爆炸燃料
空氣壓縮分離的高壓氮氣則作為發射的子彈,隨著點火脈衝不斷迴圈做功,爆炸衝擊波把吸入的高壓氮氣以極高的速度從噴氣口推出
這一步還有磁場二次加速,進一步提升空氣推進速度,把戰略轟炸機巡航速度提升達到了恐怖的 10 馬赫。
這是極速模式下的恐怖推進速度,平時偽裝的巡航速度還是以 5 倍音速為主,和主流戰略轟炸機一模一樣,華國的則是採用衝壓脈衝式發動機,同樣的空氣膜隔熱技術,吸熱迴圈引擎,採用氫氣作為動力,固體儲氫技術已經研發至第三代
第一代鎂基,第二代鈹基,第三代碳基,也是最經濟實惠的碳基儲氫,也就是甲烷,不同於甲烷的燃燒反應,則是使用催化劑+高溫分離氫氣,碳單質沉積,實現氫能的高效利用,為什麼不就利用甲烷?
原因在於能量密度問題,戰略轟炸機飛行高空大氣稀薄,氧氣含量低,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燃燒會奪取大量氧氣,釋放熱量比不上氫氣,效率就會變低,能量變低輸出功率嚴重下降,連 3 馬赫都難以達到
所以後面的科研人員只把甲烷作為一種儲氫氣的手段,開始研發以碳作為儲氫分離技術,並率先應用在戰略轟炸機上,至於六代戰機很少飛到稀薄的高空,不需要如此先進的技術,以第二代鈹基就可以實現 5 倍音速巡航。
當然這些都比不上固態金屬氫,蘇星辰的固態金屬氫續航能力是其他六代戰略轟炸機戰機的 5 倍以上,燃料體積小巧,更便於攜帶,可以滿足各種高能裝置的能量消耗
老美的第六代戰略轟炸機採用的液氫作為動力,不同於蘇星辰,華國,他家採用的是先進的隔熱製冷技術,利用氫氣洩壓產生的製冷效果維持液氫燃料艙穩定工作,所以老美的戰略轟炸機只有在擁有作戰任務時才會加註滿液態氫燃料,飛機飛行時,氫氣燒不完不準返航。
華國和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