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和北元的戰爭 > 第2章 不一樣的故鄉

第2章 不一樣的故鄉(第1/1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來自羅馬的異夢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征服者在清朝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綜穿之所願皆安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莫日根是鄂倫春人歷史傳說中的英雄,而烏塔其就是首領,譚啟明想,既然自己是從天而降的,就冒充一下這個可憐少數民族的英雄吧,以自己的知識,來到這個原始狀態的社會,應該是可以做這個部落的莫日根的。

在眾多人疑惑的目光裡,譚啟明手握這把小刀,刀子太小了,真正的危險來了,殺敵與自殺都不好用,然而在陽光下這小小的刀子,閃耀著刺眼的光芒。

譚啟明就手持這把閃光的小刀,在這夥非常原始怪異人的注視下,在這個江邊的村子裡走著,村子也有二十七個樺樹皮的帳篷,鬆散的散落在江邊,一些馴鹿在不遠的松林下。

裹著一小塊鹿皮、甚至一絲不掛的孩童在帳篷間奔跑,他們胡亂的摸著鼻涕,遠遠的看著譚啟明,怎麼辦?怎麼辦?怎麼才能在這個未知的地方、未知的時代活下去。

唉,這真真的是穿越了。

晚上分食那隻大野豬,譚啟明估計這應該是一個氏族公社狀態的部落,給每一位都分配了食物,是按家庭分配的,這是生產力低下時代活下去必須的,晚上圍繞著篝火,大家烤著野豬肉,那個粗壯的烏塔其還用樹葉給了譚啟明一點點鹽,粗鹽。

譚啟明想著怎麼提高生產,去實現自己莫日根的地位,一個混吃、混喝的莫日根遲早露餡,如果露餡了不知道這些原始鄂倫春人會如何發落自己。

幾個小時的交流,幾個小時非常困難的交流,譚啟明大概知道,這裡是索倫部下的一個小部落,叫索倫張部落,而歷史上鄂倫春人的部落分別是畢拉千、甘千、庫瑪千,應該是漢民族千戶的對應社團,而索倫張部落就是古代生活在黑龍江省木蘭縣的鄂倫春部落,那麼這個地方就是木蘭。

夜裡倒在樹屋的草堆裡,一覺睡到天亮,大家開始到大江裡捕魚,就是駕駛著鹿皮做的小舟,拿著大魚骨頭做的魚叉,一群相貌粗獷的男女。

那些女人也是同樣的粗狂的,同樣的長髮飄飄,如果不是在大聲喊叫中發出更尖銳的聲音,是完全不能分出男女的,大家在江面尋找大魚的蹤影,哎,即使到上個世紀中期,北方還是棒打狍子瓢擾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富饒地方,野生資源豐富到氾濫,可是部落連一個鍋也沒有的,野雞隻能飛到他們的樹屋裡。

一個上午,叉到了幾條大黑魚,一條鱘魚,不斷的想法與部落的人交流,然而,除了間或的幾個詞語,比如鹿、比如人,的幾個詞句能聽懂外,絕大多數都是不懂的。

鄂倫春人有語言,沒有文字,而他們的語言就是個大雜燴,跟蒙古人學些蒙古詞彙、跟女真人學些女真詞彙、跟漢族人又學些漢語詞彙,又加上自己民族創造一些詞彙,靠著幾個可以懂的詞彙,靠著不停比劃的肢體語言,譚啟明在問為什麼不用漁網?

部落烏塔其給譚啟明看了漁網,漁網是有的,一張用麻繩編織的漁網,看到這麻繩編織的漁網,譚啟明才終於明白,所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什麼意思。

漁網就是兩天曬網的狀態,麻繩編織的漁網每次用完之後,必須馬上曬乾,這種植物纖維不但沉重,而且不馬上曬乾就會很快腐爛,所以漁網捕魚的效率很高,而使用漁網是必須非常慎重的,只有秋日連續的晴天才可以使用漁網,而春夏,一旦使用漁網後遇到陰雨天,漁網不能連續的曬乾,就會腐爛而報廢。看著這些漁網譚啟明開始部落英雄的創業,拿不出點實際的東西,這個部落傳奇英雄是不好做的,決不能讓自己露餡。

目錄
四合院這個瞎子有異能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