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喋血河陰(第4/6 頁)
息了,朝廷權威卻受到了極大的損害。洛陽武人集團們與漢化集團的矛盾,仍然不可調和。
砸人飯碗,是要丟命的。
世人常談改革與發展的辯證關係,改革總會有陣痛,可是,這個陣痛由哪方來承受?如何分擔?如何搞好長期規劃和短期規劃的統籌?如何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一系列足以傷透人腦殼的問題會隨之而來,不得不仔細調研、權衡,因為這關係到社會的穩定。沒有穩定,發展也就成了空中樓閣。
三是亂世投機分子。
亂世投機分子,主要是指地方軍閥。代表人物,爾朱榮,手下干將們有爾朱兆諸子弟、侯景、高歡、賀拔嶽、慕容紹宗、斛律金、司馬子如、孫騰、劉貴、竇泰等。
還有一個是幷州刺史元天穆,爾朱榮的絕對老鐵、死黨。
胡太后和情夫一起毒死親生兒子孝明帝,另立了3歲的皇族元釗做皇帝,二人本來人緣就一般,現在是徹底把所有人都得罪了。
爾朱榮率先作出反應,提筆書,大罵鄭儼等人,要求徹查孝明帝的死因,矛頭直指胡太后。一時間洛陽震動。
令爾朱榮如此衝動的原因還有一個:胡太后殺死親兒子孝明帝后,還下令孝明帝的妃嬪全部出家為尼,被強令出家的妃嬪中,有一個人身份比較特殊。
爾朱英娥,爾朱榮的女兒。
爾朱榮發難,胡太后心虛不已,選定了一個禁軍軍官到爾朱榮軍中做安撫工作。此人叫爾朱世隆,爾朱榮的族弟。
爾朱世隆領命前行,帶給爾朱榮的安撫話卻是我代表數萬禁衛軍的弟兄們,歡迎哥哥你進城!
爾朱榮只有一萬軍隊,數萬禁衛軍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爾朱榮狂喜。
爾朱世隆辱了使命,為不讓胡太后起疑心,更為了做好內應,回到洛陽城內向胡太后覆命,自然一番忽悠,讓胡太后安心。
禁軍集團支援自己,那麼漢化文人集團怎麼搞定?
爾朱榮與死黨元天穆商量,搞定漢化文人集團的最直接辦法,是另立新君。叛軍立了大家都承認的新皇帝,就不再是叛軍了。
立誰好呢?二人選定了獻文帝的孫子長樂王元子攸。皇族子弟眾多,為何單選元子攸?
因為元子攸的履歷特殊。元子攸,自幼在宮擔任孝明帝伴讀,與孝明帝是發小,527年被封為長樂王。其工作簡歷是:先後擔任過給事黃門侍郎、散騎常侍、中軍將軍、衛將軍。官職基本是兩種性質:一是皇帝的近臣,二是禁軍軍官。
選他當新皇帝,以漢化文人集團對獻文帝、孝明帝的感情,不會反對。禁軍集團自然也認可這個原來的領導,不會反對。
立一人而搞定兩大集團,就是你了,元子攸。所以說,人能不能當官,能當多大的官,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特別是天時。
爾朱榮派侄子爾朱天光秘密潛入洛陽,透過爾朱世隆與元子攸接頭。
聽說爾朱榮和禁軍們都支援他當皇帝,元子攸樂得鼻涕泡直冒,出城與爾朱榮會合。元子攸被立為皇帝,就是孝莊帝。
立了皇帝,皇后呢?有,現成的。
爾朱榮令人將被胡太后強迫出家的女兒爾朱英娥接回來,不管你孝莊帝願不願意,反正,這就是你的皇后了。爾朱榮搖身一變又成了國丈。
禁軍倒戈,洛陽門戶已不復存在。爾朱榮軍隊將胡太后和小皇帝元釗抓捕,投入黃河的滔天河水中,餵了王八。
不久,爾朱榮又做了個震驚寰宇的決定。
528年4月13日,爾朱榮請孝莊帝沿黃河祭天,並告知文武百官到皇帝行宮的西北報到,不得請假。
等千名文武百官如期來到黃河邊,突然出現一大隊騎兵,將他們團團包圍。為首的,正是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