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東西魏對峙(第1/6 頁)
第十三部 關隴承天運
第一章 東西魏對峙
北魏中後期,堪稱梟雄孵化器,在北方六鎮與洛陽鮮卑貴族矛盾的催化下,孵化出爾朱榮、葛榮、高歡、賀拔嶽、侯莫陳悅、宇文泰、侯景等等一大幫梟雄。在這些梟雄們的激烈互撕碰撞之下,北方的龐然大物北魏帝國最終被分裂為東魏、西魏。
具體分裂過程前文已述,可用“一起義、一收編、一整合、一逃亡”來簡要描述,再來複習回顧一下:
一起義。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後,洛陽鮮卑貴族逐漸漢化,被鄙視的北方六鎮粗人為打破上升天花板,揭竿而起。起義者葛榮等被爾朱榮鎮壓,葛榮手下之一的高歡被爾朱榮收編併成為其心腹,另一手下宇文泰則成了爾朱榮部下賀拔嶽的心腹,初始等級,高歡要勝於宇文泰。
一收編。高歡透過收編葛榮殘部,實力飛躍,讓爾朱榮也感嘆將來有一個能取代自己的也是高歡。果不其然,爾朱榮被北魏孝莊帝所殺後,高歡擊敗了想強行挑大樑的爾朱兆,掌握了北魏的控制權。
一整合。面對全國大起義,爾朱榮親自鎮壓葛榮,對關中的起義則派出討伐隊,賀拔嶽由此威震關中。為消除關中賀拔嶽勢力,高歡利用反間計,攛掇侯莫陳悅幹掉了賀拔嶽。賀拔嶽手下宇文泰,又在關隴諸將士支援了幹掉侯莫陳悅,完成了關隴地區的整合工作,搖身一變,成了關中一哥。
一逃亡。北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受高歡擺佈,環顧天下,只有關中的宇文泰可以依靠,於是連夜帶著宗室家眷們逃往關中投奔。宇文泰熱情的接待了元修,意圖挾天子以令諸侯,結果發現這小子不太好控制,就宰掉改立元寶炬為帝,這就是西魏。
高歡控制北魏朝政,現在北魏西邊的“西魏”獨立了,那高歡的北魏就只剩“東”魏了。東魏是鮮卑化的漢人高歡所建,西魏則是漢化的鮮卑人宇文泰所建,挺有意思。
這就是龐大的北方帝國北魏分裂為東、西兩魏的簡要過程。
西魏,由宇文泰擁魏孝武帝元修而立後改立元寶炬,定都長安,管轄今湖北襄樊以北﹑河南洛陽以西,原北魏統治的西部地區
西魏立國後,形勢極為險峻。其時,天下三分,東有東魏高歡大軍壓境,南有漢人政權梁梁取代齊,不時北上攻城掠地。
尤其是東魏梟雄高歡,為證明自己是北魏正統,同時為統一北方,急欲將西魏扼殺於襁褓之中。而東、西魏立國之初,雙方力量對比確實較為懸殊。
東魏,地廣國富,地處華北平原黃金地段,還有晉陽這樣的國際大都市,人口逾二千萬,高歡能調動的軍隊不下二十萬。
地處西北的西魏,地盤雖不小,可核心地區多年飽受戰火摧殘,管轄人口不滿千萬,宇文泰直接掌握的軍隊不過三萬餘人。但是,宇文泰也有一個高歡所沒有的得天獨厚的優勢。
那就是,他控制了北中國核心戰略要地關中。
關中之名,始於戰國時期,其具體範圍有多種說法:
一指在函谷關和大震關之間的地區。函谷關在今河南省靈寶縣東北,大震關在今陝西隴縣西北,甘肅清水縣東隴山東坡。
二指居於函谷關東,大散關西,蕭關北和武關南四關之中部的地區。大散關在今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蕭關在今寧夏固原縣東南,武關在今陝西省丹鳳縣東武關河的北岸。
函谷關、大散關、蕭關、武關,古代並稱為“秦之四塞”。
不管有幾種說法,關中的大體位置就在秦嶺以北,黃龍山、橋山以南,潼關以西,寶雞市以東的渭河流域地區。
這裡,有數十萬年前的藍田人和大荔人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炎帝、黃帝的族居地和陵墓,都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