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2/3 頁)
輕鬆鬆就當做沒有發生過這事呢!
秦姨娘越是這樣想著,心中越是生氣,一時之間,竟然與袁老太爺鬧起了冷戰,兩個人也開始了分房睡。
袁府裡接二連三鬧出的這些事情,讓袁家上上下下氣氛十分緊張,袁府的下人也越髮夾起了尾巴。
而此時的宮中,也與袁府的氣氛差不多,甚至更為恐怖。
明王謀逆,太子身亡,而皇上與皇后,似乎身子也不大好了。
梁惠帝原本就因為太子之死受了很大的打擊,可是在看到夏太監從東宮中翻出的龍袍後,又氣又恨,又是難受,竟然當場吐了血暈了過去。
雖然在御醫的診治下,梁惠帝的身子慢慢好轉,可是這事兒給他的打擊,卻是難以抹去的。
太子私藏龍袍,這事兒,就算梁惠帝在疼愛太子,也是很難做到輕輕抹過。他疼愛太子,願意將皇位傳給太子,可是,太子在他還沒有駕崩就覬覦皇位,這性質卻是大大的不同了。
若是太子還活著,梁惠帝定然要對太子定罪,可是偏偏太子死了,死的還是那般悽慘,屍首分離。
梁惠帝思來想去,最終卻還是決定壓下了這件事情,讓這件事情成為了秘密。而那件從東宮中搜出的龍袍,被他親自銷毀。
可是,梁惠帝心中到底是堵得慌。
太子的死,讓他免於這一罰,卻也讓梁惠帝心中意難平。
梁惠帝十分疼愛太子,在得知太子死訊的時候,梁惠帝甚至想過要追立太子為帝,當然這麼做,另一個方面,也是他並不想讓宣王太過於得意,他也想要給皇太孫鋪路,有一個做皇帝的父親,即使皇太孫沒有被立為太子,將來即位卻也是名正言順的多。
可是,太子私藏龍袍這事兒一出,梁惠帝最終也只是追封了太子一個封號,正孝。略帶幾分諷刺。至於皇太孫,被正孝太子帶累,最終只得到一個榮王的位置。
這個結果讓皇后有些失望,又有些欣喜。
因為宣王被封為太子了。
明王被梁惠帝圈禁,而對於在此次明王篡位事件中立下大功的宣王,梁惠帝卻一直沒有任何的表示。
宣王卻是好城府,竟然也是無動於衷,或許是心有成竹,竟然沒有一絲一毫的心急。依然老老實實做著禮部的雜事,在梁惠帝生病的時候,親自伺候湯藥……
樁樁件件下來,連不少中立的大臣都不覺得有些動容。
而梁惠帝在病癒後,最終順應了大臣所請,立了宣王為太子,入住東宮。
東宮其實已經是不祥之地,梁惠帝不知道是真的沒意識到,還是在裝糊塗,竟然在宮內有那麼多宮殿的境況下,也沒有提出將東宮改在其他的地方。
梁惠帝沒有說,而底下的大臣也沒有說,宣王在出完太后、正孝太子的殯後,簡單的舉行完冊封典禮,便帶著家眷住進了這不詳的東宮。
宣王成為太子後,這一位新太子,彷彿給整個朝廷也帶了一絲不同的氣息。
新太子在還是宣王的時候,行事向來低調,在讀書人之間也有好名聲,雖然看著平平常常,難得的卻是沒有一絲不好的地方。等到他成為太子後,行事竟然越發低調,戰戰兢兢做事,溫文有禮相待所有大臣。
即使一些原本並不看好新太子的大臣,心裡也是不得不服氣,這位新太子,可是比那正孝太子要好得多了。
梁惠帝對此只是冷眼旁觀,而待新太子的態度比之先前的正孝太子,卻看不出半絲的父子親情。
朝中風雲變化,最終還是塵埃落定。
袁叔萬依然做著他的戶部尚書,每天忙忙碌碌,宣王成為太子,對於他似乎沒有半絲的改變。
倒是袁太夫人心裡有了一絲別的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