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墾荒研究會(第1/4 頁)
【稍微有點卡文,謝謝大家繼續支援。】
田來全道:“里正,您可真是個奇人!我活了大半輩子,還是頭一回有人能想出這麼好用的農具來。您可真厲害!”
宋清平笑著道:“哈哈!關鍵是有了這把鎬以後!咱們田家屯真可就真是如虎添翼了。”
田承平笑著道:“關鍵是幹活也更輕鬆了!”
田承友笑著道:“應該說是咱們肯定能開出更多的荒地了!”
眾人聞言都是哈哈哈的笑的不行!似乎眾人對今後的墾荒工作也更加的期待了。
何寶生笑著道:“行了!把坑填上,進屋吧!”
幾人聞言一起動手很快將幾個土坑重新填實。
……
何寶生帶著幾人重新進入了房間後,看了看眾人道:“現在咱們已經有了新的工具,你今天通知下去,每個小隊長來領四個鎬頭和鎬把。我打算後天正式墾荒。
至於墾荒的工作,我是這麼計劃的,咱們一共是十二個小隊。其中挑四個體力最好的人,負責破土,要求是必須達到一尺半深(五十厘米)。”
幾人聽到這都有些吃驚!
田來全率先開口道:“里正,這一尺半深是不是有點太深了?咱們以前開荒,最多也就挖個一尺深。按理說一尺深種糧食也夠了。關鍵是這挖的太深幹活也累!而且深度多半尺,至少要多費一倍的力氣。”
宋清平也點頭附和道:“來全說的對。一尺半太深了,別說人了就是牲口只怕也不容易。”
其他人也是紛紛點頭。
何寶生道:“各位,我知道一尺半深,聽起來是有些難度,但咱們這次墾荒,不是為了一時的打算,而是為了長遠規劃。
土層太淺,一是土地深度不夠,留不如肥力。種田不是咱們的目的,咱們的目的是高產。想要土地高產,就需要足夠深的土層,土層夠深才能留下更多的肥力,糧食自然就高產。這是其一。
其二,咱們這次墾荒的位置是山上。如果挖出來的土層太淺,土壤的抓力不夠,如果下大雨的話,鬆弛的淺層土壤,會雨水沖走,到時候咱們辛苦墾荒,最後豈不是白忙一場?
而且足夠深的土層,可以容納更多的水。這樣就可以為保水保田,也為後期澆灌節省大量的時間,關鍵是對抗旱也有好處。”
眾人聽到這也是紛紛點頭,不得不說何寶生這麼一分析聽起來就非常的有道理了。其實也不怪這些人不理解,主要是他們平時耕種的土地都在平地上與梯田的環境不一樣。雖然平地下雨也會出現水土流失的情況,但和梯田動不動就塌方一比,還是天壤之別的。
田來全一臉佩服的表情:“里正不愧是里正!想的就是比我們多。怪不得里正能想到在山上墾荒呢!看來您在種田上就是比我們有經驗。”
何寶生笑了笑,其實他也不會種田,只是過去在網上看過關於梯田的介紹而已。
田承友道:“我覺得挖深一點沒什麼。以前咱們用鋤頭挖個一尺深都沒什麼難度,何況現在現在有了新農具,比鋤頭可好用多了,挖一尺半應該問題不大。”
“有道理!”
“說的對!”其他幾人也是紛紛點頭。
何寶生道:“破土組的具體工作就這麼安排。當然,破土組就負責破土,後面還有鬆土組。就是把破土組挖出來的土塊都敲碎打碎。這個工作也很重要,畢竟咱們的目的不是開幾畝薄田,而是開出上好的良田。那麼土塊打的足夠碎足夠松,讓土可以吃進去更多的肥力和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田來全點了點頭:“打土坷垃這個活確實很重要!那些老土瓣子吃水不好,抗旱就差。我以前墾荒都是挖出來一點敲一點,種時間長了土瓣子就少了,田就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