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慰軍心太子臨北徐 得噩耗陛下痛心首(第4/6 頁)
“河東柳氏,對我南國忠心耿耿。”
“朕讓慶遠鎮守雍州,意在堅固屏障,防衛左右。”
“如今他這一去,朕一時間想不出合適人選。”
“你們說何人接任,最為妥當啊?”
易瓊和蕭敬則立在原地,皇帝也沒說讓他們退下,可這軍國大事,以自己的品階來說,恐怕連門兒都進不了,更別說諫言了。
“河東柳氏,自古出俊傑。”
“依臣弟之見,待柳氏子侄服喪後,當從中挑選一員機敏者,接管雍州軍務便可。”
“只不過柳氏子侄一輩,年歲尚淺,若無長者輔佐,恐難成大事。”
皇帝聽後看了看韋懷文。
“中護軍,你是何意?”
“額雍州乃柳氏根基所在,就地取材,擇其子侄鎮守,理所應當。”
“適才七殿下所言甚是有理,雍州即為屏障,其所擔負責任重大!”
“而朝中武將肱骨,或在北徐,或在郢、益。”
“西北鄱陽王、始興王肩負大任,實難抽身。”
“依老臣之見,當以慶遠之子元舉鎮守雍州,遣裴將軍復任竟陵輔佐之。”
“嗯,那柳元舉才能如何?”
“此人博學多識,常得其父躬身教導。”
“雖不以武藝見長,然其謀略遠勝於同輩。”
皇帝聽後捋了捋鬍鬚。
七殿下稍作拱手,接過了話音:“中護軍所言不無道理。”
“只不過柳元舉才過而立之年,其勳格卑微,若以雍州刺史居之,恐怕德不配位,難以服眾。”
“況且年紀輕輕便任職一方刺史,難免會心生驕奢。”
“臣弟以為,若使其鎮守雍州,斷不可予刺史之職。”
易瓊聽了七殿下這番話在心裡泛起了嘀咕。
平日裡看七殿下對後輩從來不吝惜誇讚,可今日對柳元舉卻是多有貶意,如此,還真摸不著頭腦了。
皇帝微微點了點頭。
“既如此,可追封柳慶遠為雲杜縣侯,以其長子柳元舉襲封之!”
“待他服喪過後,再重回寧蠻府任職!”
“傳朕旨意:晉安王蕭綱,去任丹陽尹,外任為使持節、都督荊、雍、梁、南北秦、益、寧七州諸軍事、領南蠻校尉、荊州刺史。”
“易瓊,你速去中書省傳令擬詔,與裴將軍同去襄陽,代朕去弔唁吧!”
“末將遵旨!”
如此,中書省擬得詔令,全文大概如下:
“朕念往篤終,前王令則,式隆寵數,列代恆規。使持節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諸軍事、安北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雲杜縣開國侯柳慶遠,器識淹曠,思懷通雅,爰初草昧,預屬經綸,遠自昇平,契闊禁旅,重牧西藩,方弘治道,奄至殞喪,傷慟於懷,宜追榮命,以彰茂勳,可贈侍中、中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鼓吹侯如故,諡曰忠惠,賻錢二十萬,布二百匹。”
又遣裴淵明再次外任竟陵太守,並派出皇帝的貼身侍從陳慶之,代聖主親臨寧蠻校尉府,弔唁柳慶遠。
朝廷裡眾臣工聽聞柳慶遠過世,無不悲痛萬分。
春夏之交,淮水大漲,北軍固守的壽陽城已發生了多處水災,城內已有幾千百姓或棄捨而逃,或聚集在府衙外等待官家的救濟。
北國陳留公,擔任徵南將軍、揚州刺史,都督江西諸軍事的李崇坐鎮於壽陽府衙內。
見此情形後不由得心中忐忑起來。
要知道,南北兩軍在淮水一帶對峙就快一年了,前番或侵荊山、或擾洛口,都算不得什麼大戰。
只因南軍畏懼北國戰力,不敢貿然出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