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5 頁)
諶�蔚娜聳�透�嗔耍�1 299人,代表的方面和人數都增加了。同時,不但區級領導幹部不參加,就連局級領導幹部、鄉鎮黨委書記、鎮長也不參加,“官評官”徹底變成了“民評官”。
這也可以算得上是“快速的漸進式改革”了。不過我更關心他們的具體操作方式。比方說,怎樣填票,怎樣投票,怎樣計票,等等。不能小看這些細節。對於基層民主建設來說,細節往往決定成敗。
廖仁松告訴我,填票是每人一個小桌,完全隔開,獨立思考。剛開始的時候,為了保證獨立填票,我們的測評是分批進行的。後來,我們利用雙休日,借學校的操場和課桌,就可以上千人同時進行。投票和選舉一樣,有投票箱。計票用微機。我們在微機上做了軟體,培訓了一批素質好的工作骨幹,用微機去計票,全過程在紀檢部門和媒體的監督下操作,組織部門不參加。
我問,當場公佈結果嗎?
廖仁松說,當場公佈。
我又問,做排行榜嗎?
廖仁松說,那倒沒有。
我看過他們2005年的測評結果。17個領導幹部,11項測評內容,每個人每個專案都有差票。一把手李仲彬,工作能力差票12張,政策水平差票17張,精神狀態差票3張,群眾觀念差票10張,調查研究差票23張,碰硬精神差票4張,辦事效率差票8張,作風民主差票72張,以身作則差票8張,清正廉潔差票7張,工作實績差票6張。差票最多的一位,工作能力差票50張,政策水平差票37張,精神狀態差票33張,群眾觀念差票66張,調查研究差票45張,碰硬精神差票51張,辦事效率差票46張,作風民主差票44張,以身作則差票55張,清正廉潔差票62張,工作實績差票36張。作風民主這一項,差票名列榜首的是李仲彬。李仲彬這個人,工作作風是有些問題,我的評價是“民主思想,集權作風”。看來群眾的眼睛確實是雪亮的。
這就奇怪了。上千人來給17位區級領導打分,他們都瞭解情況嗎?
廖仁松說,第一次的時候,確實很多人不太瞭解,所以棄權票就多。後來大家習慣了民主測評,平時就比較關心注意了。何況每次測評前,每個領導都要到電視臺的演播廳去述職,現場直播,提前通知廣大群眾和領導幹部收看。另外報紙也要把區級領導幹部的述職報告全部登出來。新都區的報紙是機關的內部刊物,是贈閱的。我們就加大批次印刷,發到所有的鄉鎮、社群、單位,大家都來看。提前一個星期登,讓大家認真去思考。這樣,請你來測評的時候,你就會給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了。所以第三次的棄權票就比前兩次少得多。測評完了就通報,然後就上電視剖析。這種方式,所有的區級領導都已經接受了。
我問,黨代表、人民代表、政協委員也都習慣了?
廖仁松說,都習慣了。
我又問,不能到會的群眾呢?
廖仁松說,他們會委託黨代表、人民代表、政協委員表達他們的意願,有的還會找上門去反映情況。大家的認同程度、接受程度、積極性都越來越高。
我說,你們可以推而廣之了。
廖仁松說,正是這樣。於是我們就擴大了範圍,單位、鄉鎮、村,都如法辦理。區級領導幹部的民主測評是在七八月份進行,鄉鎮的是在年底。鄉鎮這一級就更好搞了,因為本來就是我們的管理物件。區級領導幹部民主測評的結果只能供上級組織部門參考,鄉鎮幹部民主測評的結果就要兌現。有一個鎮的副鎮長,差票超過了三分之一……
群眾的眼睛(3)
我說且慢,什麼叫做差票超過三分之一?你們不是有11個專案嗎?是每個專案的差票都超過三分之一,還是平均?
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