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西遊世界裡最慘的妖怪會是誰?(第1/2 頁)
吳承恩勾勒了一個光怪陸離、奇幻絢麗的神話世界,妖怪的身影無處不在,它們形態各異、性格千差萬別、法術千奇百怪,每一個都演繹著一段段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
不過西遊世界裡最慘的妖怪會是誰?
提及“最慘”的妖怪,人們的思緒或許會不由自主地飄向白骨精,她為了一嘗唐僧肉的滋味,可謂煞費苦心,卻終究難逃孫悟空金箍棒的致命打擊,落得一個魂飛魄散的下場。
有人或許會想起六耳獼猴,他的本領與齊天大聖不相上下,七十二變、筋斗雲運用得爐火純青,可最終卻因與孫悟空爭名逐利,在雷音寺裡被孫悟空親手終結了性命。
然而在這眾多命運多舛的妖怪之中,還有一個鮮有人關注卻更為悲慘的存在,他曾承蒙孫悟空親授法術,本應前途無量,卻最終死於非命,甚至死後的屍身還被殘忍地做成了菜餚,淪為他人的盤中餐。
當取經隊伍在漫長的西天取經之路上艱難前行時,孫悟空遭遇了六耳獼猴的攪擾。
六耳獼猴實力超凡,心思更是詭異難測。他先是趁唐僧師徒內部矛盾激化之時,悍然棒打唐僧,隨後搶走了至關重要的通關文牒。
通關文牒對於取經隊伍而言,無疑是西行路上的 “通行證”,沒了它,取經大業就如同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必將功虧一簣。
沙僧得知此事後心急如焚,他深知事態的嚴重性,於是決定挺身而出,充當勸架的中間人。他駕起祥雲,匆匆趕到花果山。面對假孫悟空,沙僧苦口婆心地勸說,言辭間滿是誠懇,希望“孫悟空”能念及師兄弟多年的情分,歸還通關文牒。
沙僧心裡明白,一旦失去通關文牒,取經隊伍必將分崩離析,而自己也只能無奈地回到那寸草不生、孤寂荒蕪的流沙河裡,繼續過著妖怪的生活。
可事情的發展卻遠遠超出了沙僧的預料。
書中是這麼寫的:“行者道:‘小的們,快請老師父出來。’果跑進去,牽出一匹白馬,請出一個唐三藏,跟著一個八戒,挑著行李;一個沙僧,拿著錫杖。這沙僧見了大怒道:‘我老沙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裡又有一個沙和尚!不要無禮!吃我一杖!’好沙僧,雙手舉降妖杖,把一個假沙僧劈頭一下打死,原來這是一個猴精。那行者見沙僧打死一個猴精,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來追趕,另選一個會變化的妖猴,還變一個沙和尚,從新教道,要上西方不題。”
從這段細緻入微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沙僧打死的 “沙和尚” 其實是一個猴精所變。
回想孫悟空初登水簾洞,成為美猴王之時,群猴皆是懵懂無知,全然不懂得變化之法。後來孫悟空為了尋求長生不老之道,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冒險之旅,歷經千辛萬苦,穿越兩重大海,終於來到了方寸山,拜在菩提祖師門下,這才學會了變化術、長生術和飛行術等諸多本領。
如今這個猴精能夠惟妙惟肖地變成沙僧的模樣,這足以證明孫悟空回到花果山後,曾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一身法術傳授給了猴子猴孫。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 這個猴精能夠成功變幻成沙僧,足以見得他天賦異稟,悟性極高,必然深受孫悟空的賞識與喜愛。
後來,這個猴精又得到了六耳獼猴的器重,六耳獼猴甚至打算讓他取代沙僧,跟隨自己踏上西天取經之路。只可惜六耳獼猴的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沙僧。沙僧平日裡雖然為人忠厚老實,性情溫和,但一旦觸及到他的底線,他也絕非任人拿捏的軟柿子。於是這個毫無防備的猴精,就這樣在被沙僧揮舞著降妖寶杖,打得腦漿迸裂,死狀極其悽慘。
更令人震驚和憤慨的是,猴精死後,六耳獼猴的所作所為簡直令人髮指。
吳承恩在原著中這樣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