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第1/3 頁)
2弗蘭克?奧利弗(frankoliver)在《星期日泰晤士報》上的文章,1948年5月30日。
3然而,《泰晤士報》駐耶路撒冷的記者曾報導英國軍官參加了26日在那裡的戰鬥(《猶太復國主義評論》, 源,在那裡&ldo;哈迦納&rdo;的代理人一般總能夠機智地勝過他們的阿拉伯對 278手。強硬派的伊一茲一盧儘管名義上屬於以色列陸軍,但在行動上卻仍然是有些獨立的,這時由於購買了一船軍火,引起了同&ldo;哈迦納&rdo;的一次政策上的衝突,後者的迫擊炮火於6月22日在特拉維夫的海面擊毀了這條船(&ldo;阿爾特利納&rdo;號)及其大部分貨物。1
聯合國大會任命一名駐巴勒斯但調解人的決議案2並沒有明確地要他遵守1947年11月分治計劃的細節。1948年6月27日,伯納多特在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協商後,向雙方提出了一系列&ldo;可能作為討論基礎的建議&rdo;。1他的原則是,巴勒斯坦這塊委任統治地和外約旦,可以合併成一個經濟聯盟;在這個聯盟裡,有一個猶太國家和一個阿拉伯國家,雙方可以透過一個中央議會來調節它們的共同利益,遇有分歧時,例如在移民問題上,有向聯合國申訴的權利;因戰事而流離失所的人有返回家園並收回其財產的權利。調解人還建議對11月的分治計劃作某些領土方面的調整,使其符合目前的軍事形勢。在他提出來認為&ldo;值得考慮&rdo;的關於領土的各項建議中有:把內格夫(南巴勒斯坦)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劃入阿拉伯領土之內,而把加利利西區的全部或一部分劃入猶太領土之內作為交換;1把耶路撒冷城劃入阿拉伯領土之內,但使猶太人居留地享有市政自治權(他們和以色列其他部分的交通聯絡一直是很不穩定的),並規定保護&ldo;聖所&rdo;的特別辦法;以及在海法建設一個自2
由港(包括輸油管終點和煉油廠),在盧德設立一個自由航空站。這些建議,據調解人的說法,雖然是同他個人的一些合作者一起研究出來的(其中特別3
是臘爾夫?本奇博士,聯合國秘書處的一位官員,自從一年前被任命在聯合國巴勒斯坦問題279特別委員會工作以來,他一直在處理巴勒斯坦問題),但確實也反映了‐‐不管是多麼間接地‐‐美國和英國政府的願望,即戰事應該透過以色列和約旦的達成諒解來結束。然而,以色列政府在7月7日的1948年5月28日,第1頁,援引5月27日《泰晤士報》的早晨版;參閱5月26日貝文對質問的含糊的答覆,下院辯論,第5輯,第451卷,第187‐188欄)。後來據報導,貝文曾於5月20日告訴一位議員說,他在戰事開始時曾命令所有的英國軍官都從阿拉伯軍團撤出;可是他又提到:&ldo;把英國軍官留在阿拉伯軍團的目的是希望這樣會防止部隊渙散,使軍團有紀律,以及他們能在未來的阿拉伯地區上維持秩序。&rdo;(傑弗裡?d&iddot;戈爾茨坦:&ldo;和貝文先生的一次談話&rdo;,《猶太復國主義評論》,1951年2月9日,第10頁)
1見上文,原著第267頁。伯納多特伯爵是瑞典王室的一個成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積極參加紅十字會工作。
2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正式記錄》,第3年,第76號,第6‐7頁,第9頁。
1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正式記錄》,1948年5月增編,檔案s/801。
1英國政府遭到猶太復國主義者的大肆攻擊,因為它把七八千名適合軍齡的非法猶太男移民繼續扣留在賽普勒斯的收容營中,一直到1949年1月。聯合國調解人小心地避免贊成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