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主公,你為何要反(第4/4 頁)
”
秀家要從東北返回,在得到訊息之後還是走了15天。這15天時間,足夠輝家召集天下大名來京都開會了。
京都發生的事兒算是擊穿了這個時代所有人的三觀底線了,以至於很多大名在聽到這個事情的時候還不相信。即便是經過了多方求證之後,依舊有很多大名向神佛求證,以尋得內心的安寧。
以往開大會的地方是大坂,只是這一次開大會的地方被安排在了秀家的伏見城。
作為此事的罪魁禍首,豐臣秀利已經被押解到了這裡。
除了秀家以外,所有大名根據律令制官階而坐,文臣居右武臣居左。大名們此刻的表情大多是唏噓和興奮,因為這瓜吃起來確實太香,他們也算是見證了歷史。
而人群中夾雜了十幾位面色帶著憤恨表情的公卿,很顯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天皇和公卿都是同病相憐的可憐人。
儘管最初就是這群藤原氏公卿先架空了天皇,他們再被自己的莊園武士架空。但是現在公卿們需要“天皇”這塊牌子來維持他們的“榮華富貴”和高貴的家格。
現在,天皇一脈死了,他弟弟八條宮一脈也死了,天皇之位眼瞅著就要斷絕,他們再也沒有了招搖撞騙的旗號,以後武家必然更加不尊敬他們了,你讓他們如何不憤恨秀利?
眼看著人差不多齊了,秀家對著左右說道“諸位恐怕已經多少對京都之變有所瞭解了,我知道此事的時候連著好幾日都合不上眼,即便是到了今天我依舊不能好好休息。”
“恕我直言,直到此刻我都一直不敢相信此事是真的,但是陛下和諸位殿下的遺體擺在那裡卻是做不得假的。”
“直到今日我都一直不敢相信,天下居然真的有如此喪心病狂之人,而此事的罪魁禍首就坐在殿內。”
秀家說罷手指了指“大臣”落座的中間特意空出來的一條不窄的過道,過道之中是由四名武士押著的,便是此事的罪魁禍首“秀利。”
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御所門外鐵炮齊響,百名七手組武士死在他眼前的陰影還沒有消散,此刻的秀利眼神中依舊充滿著呆滯和不解。
接下來,秀家當著眾人的面,說出了一句滿堂皆驚的質問“主公,你為何要造反耶?”
:()備前宰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