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第1/3 頁)
經過此兩次事件,朝野均有&ot;民可制夷&ot;之感。廣州進城問題發生後,確證民心可恃。南京條約準英人寄居五處港口貿易,英人指港口為城市,要求進城。上海、寧波俱無困難,福州、廈門亦僅小有糾紛。廣州情形不同,紳民堅拒,主要為感情作用,特別是在民夷衝突之後。耆英時代,並無絕對不允之意,然迫於輿論,不得不設詞對英搪塞。英人以為進城與否,雖不關實際利害,但為條約權利。不準進城即是違約,此風決不可長。為了顏面,亦非進城不可,中國如不拒絕,不必定要進城,今既不允,則必須堅持,實亦近意氣用事。
一八四三年,璞鼎查屢請入城與耆英相見,昇平社學聲勢洶洶。經耆英婉詞解釋,璞鼎查允暫擱置。翌年,德庇時重行提出,亦未如願。粵人每遇英人思進城門,或擅入城內,輒聚眾鼓譟,甚至毆辱。一八四五年,德庇時與耆英會商交還舟山問題,復談及進城之事,耆英恐英人藉口久據舟山不還,答應考慮,即告示百姓,不可再拒。粵人標貼字帖,斥官府怯懦,如英人進城,必置諸死地。跟著發生暴動,搗毀廣州知府衙門。耆英大為恐惶,將知府撤職,重行出示,杜絕英人進城。這是民間對外問題的初次示威,並佔了上風。英政府不欲操之過急,致礙商務,擬俟情況妥協,再行辦理。
耆英原主以誠信對外,不授英人以滋事口實,殊不以粵人的舉動為然,中央的穆彰阿是他的支持者。言官則常予責難,盛稱粵民為英人所憚,不可&ot;強民從夷&ot;,道光亦謂必須固結民心。耆英雖一樣認為不可&ot;屈民就夷&ot;,須撫柔善導,不過這是不易做到的事。一八四六年,民夷衝突的事件最多,其咎不全在粵民。某次英人無故拘打小販,開槍傷人,英外相撤銷英領事對兇犯的處罪,而於英水手被毆之事,則要求懲兇,否則直接行動。一八四七年,英人在佛山遭辱,德庇時不待查究,率艦突襲省河,佔領炮臺,直抵廣州,聲言將攻擊佛山。耆英親至夷館懇商,許兩年後英人自由出入省城,劃定河南租界,懲辦兇手,粵民愈為憤恨。同年,又有六英人在廣州附近的黃竹岐被毆致死,粵民亦有三名斃命,德庇時復率軍艦來省,耆英立將兇首四名處斬,方獲無事。
清廷的對外政策,大抵為羈縻夷人,固結民心,而事實證明羈縻並未生效,民心則確屬可用。耆英初頗想做到&ot;民夷各得其平&ot;,但在民夷夾攻之中,實感進退維谷。進城事,尤使他棘手,兩年期屆,眾情是否允洽,毫無把握,曾表示辭意。黃竹岐案結,再度奏陳難當重任。德庇時的突襲,已令道光憤懣莫名,對於黃竹岐事件,更認為英人的要求&ot;荒謬已極,自無允准之理&ot;,而耆英竟將人犯正法,顯系違背了道光的意旨。一八四八年二月,召耆英入京,命徐廣縉代為兩廣總督、欽差大臣,葉名琛接任廣東巡撫。此一人事調動,為清廷對外態度轉變的具體表現。道光給徐敕諭為&ot;疆吏重任在安民,民心不失,則外侮可弭。嗣後遇有民夷交涉事件,不可瞻徇遷就&ot;。
中國的外交負責人更易,英國公使兼香港總督亦改為文翰(s g bonha)。文翰曾任職新加坡與滿剌加,略知華事,要求明年履行廣州進城的諾言。徐廣縉答以&ot;百姓不許&ot;。一八四九年文翰約徐面議,徐以&ot;中外大防,在此一舉&ot;,葉名琛亦謂&ot;官民合心&ot;,&ot;實有把握&ot;。於是部署軍事,密集鄉勇。四月,雙方相見於虎門英艦,文翰請定期許英人入城,徐稱不能自主,須待詔旨決定。道光的密示,謂可暫令文翰入城,惟不得習以為常。如果徐照此原則處理,可望獲致妥協,但他給文翰的照會,則加駁斥,這是因為士紳的態度決絕,他與葉名琛又以為英人謀乘機搶劫藩庫,佔領省城,復認定文翰系虛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