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我”(《山中示弟》)的意思,是南宗禪法所說的“空有不二”的意思。在《辛夷塢》中,王維寫道:“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在寂靜無人的山澗裡,芙蓉花悄悄開放,又無聲無息地落去。王維所要寫的不是沒有外界塵囂的幽靜自然,也不僅是詩人悠閒恬靜的心境,而是對生命的感受,只有在寂靜無人的深山,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內在活潑。“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過感化寺》)傾聽著自己內心的聲音,與天地同流,與萬物歸一,解脫也就失去了意義。拈花微笑的空靈境界,被認為是禪的最高境界,而在王維的詩中,連這微笑也忘記了。
自兩晉時起,山水自然就開始成為文人精神世界和詩歌世界的重要部分。或欣賞山水之華美,或於山水中參天地之玄機,或於山水之流動中悟人生之理,但少有人能融入山水。謝靈運是一個例子。謝靈運出身世家,門第高貴,又才華橫溢,非常高傲,他曾說:天下有才一石,建安詩人曹植獨得八斗,我得一斗,餘下一斗由自古以來及現在的聞名之人共分。謝靈運20歲時就出任琅琊大司馬行參軍,又任太尉參軍、中書侍郎等職。但劉裕代晉立宋後,將謝靈運的封爵由康樂公降為康樂侯,食邑減少為五百戶,他由此對劉宋王朝心懷不滿,在受到排擠,被降為永嘉太守後,心情更加煩悶,不理政務,縱情山水,以宣洩胸中塊壘。一年後,他稱疾辭官。宋文帝繼位後,徵召謝靈運為秘書監,還被指定撰修晉史,但謝靈運眼見朝廷沒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不久就辭官回到始寧別墅,與朋友遊山玩水,吟詠詩歌。謝靈運喜歡登山,登山時穿一雙木製的釘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齒釘,下山取掉後掌的齒釘,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穩當,這就是著名的“謝公屐”。劉宋文帝元嘉八年,宋文帝又讓謝靈運任臨川內史,但謝靈運不理政事,終日出遊,被地方官員糾彈,要治他的罪。謝靈運反把有關吏員扣押起來,還在詩中將劉宋王朝比作秦朝,自比為張良、魯仲連。謝靈運因此被流放廣州,剛到廣州,朝廷的公文又到了,命令將他就地正法。謝靈運死時僅49歲。謝靈運之所以喜歡山水,是因為要在山水中排遣自己政治不得意的苦悶,所以,他一邊欣賞“白雲抱幽石,綠筱媚清漣”(《過始寧墅詩》),一邊嘆息自己孤獨,沒有知音:“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登江中孤嶼》)“孤遊非情歡,賞廢理誰通。”(《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妙物莫為賞,芳醑誰與伐?”(《石門巖上宿》)所以一直沒有辦法融入自然山水。還有被稱為“小謝”的謝朓。他先任參軍,後在竟陵王蕭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學等職。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因告發岳父王敬則謀反,受到獎賞,被提拔為尚書吏部郎,後來被誣陷死於獄中。謝朓也喜歡山水,其對山水自然觀察細微,描寫逼真,如“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遊東田》),都膾炙人口。但謝朓既對仕宦充滿了熱望,又由於政治爭鬥而心中鬱悶,所以他看到美麗的風景卻傷感無比:“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txt小說上傳分享
坐看雲起時(3)
唐代詩人李白也喜歡描寫自然山水,他喜歡的自然是“難於上青天”的山峰,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是奔騰的長江,是咆哮的黃河,是海浪,是長鯨,其中蘊涵著的是慷慨不平之氣。杜甫也喜歡寫山水自然,杜甫的山水中充滿著對人生苦難的體悟。即使是和王維並稱的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其詩歌雖也帶有些許禪意和禪趣,但也沒有達到王維那樣空靈的境界,因為他無法達到與自然的融合。孟浩然一生不遇,對功名一直充滿著渴望。孟浩然在40歲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