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日三餐苦苦發愁的時候,這裡的人們卻紅光滿面、整體小康——在茂密的森林裡,人們與百鳥相諧,與百獸為友,載歌載舞,衣食無憂,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簡直就像住在人間天堂!
我們百思不得其解:這裡的人們不耕作不紡織,卻憑什麼不愁吃、不愁穿?一直以來,我們以為它是古人想像中一個原始的烏托邦。誰也沒想到,這個越看越像一個神話故事的“琶裰��保�谷輝誚�┠瓿そ��亢頹褰�饔虻目脊歐⑾種校�ソフ媸燈鵠礎�
這是在中華民族剛剛產生朦朧記憶的時候,就已早早謝幕的巴國!
巧的是,歷史上最早記載巴國的時間,也和柏拉圖的時代差不多。就在柏拉圖創立“學園”、著書立說的時候,遙遠的東方已是烽煙四起、群雄逐鹿的戰國時期。王侯將相只顧著爭霸天下,卻未曾想一篇篇不知從何時何地流傳下來的艱深古怪的文字,小心地躲過金戈鐵馬和烽火利箭,在狼煙四起的亂世中僥倖彙整合書,這就是《山海經》。
誰也不知道《山海經》的作者是誰。有人猜想是上古時期的大禹、伯益,但已無從考證。《山海經》一直散迭民間,直到西漢時期經劉向、劉歆父子刊校,才合編成“山經”、“海經”、“大荒經”、“海內經”十八卷,其中涉及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各個方面,記載了100多邦國、550座山、300多條水道以及山水地理、風土物產等資訊。據說整理的時候還丟掉了不少。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山海經》可能算不上一部像樣的書,它內容駁雜,邏輯混亂,參照不明,條理不清,基本上是一本三萬多字的流水賬,讓人越讀越糊塗。試舉幾例:
又南三百里曰勃齊之山。無草木,無水。
又南三百里曰番條之山。無草木,多沙。
又南四百里曰姑兒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書中不厭其煩地羅列著無數“又南、又南”、“又西、又西”之類的段落。撇開這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句子以外,《山海經》還記載了不少奇怪的人物、故事和地名,收錄了中國古代神話的一些基本素材,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羿射九日、大禹治水等等,真真假假,龍蛇混雜,十分艱深難懂。
《山海經》裡的描述,連秦漢時期的人都摸不著頭腦。書中記述的內容,和當時中華大地上的山川風物相比較,有的迥然不同,有的似是而非。因此人們斷定,《山海經》裡這些古怪文字的來源,時間跨度極大,作者非止一人,應該是遠在戰國之前的作品。這些文字來自何方?有什麼目的?又因為什麼流傳於世?古人留給我們的資料太少。答案,也許在秦始皇一把火燒掉的那一車車竹簡裡,也許在盜墓賊隨手丟棄的那一幅幅絹帛中,沒有人能說得清。
正因為揣摩不透,也或許是裡面記載著太多詭異離奇的東西,所以過去人們往往把它歸於神怪一類。記得魯迅先生寫過一篇《阿長與<;山海經>;》,中學課本里曾有收錄,裡面就提到作者所喜愛的“一部繪圖的《山海經》”:“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
然而,隨著對《山海經》的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事情並非這麼簡單。書中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再向北,大體描繪了當時中華大地所謂“九州”及其周邊的情況。誠如當代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所言:《山海經》“儘管免不了雜有一些傳聞、神話,但基本上是一部反映當時真實知識的地理書”。只是這些“真實”的“知識”至今還未能完全解讀。其中對地理風物方面的描述,包括那些“又南、又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