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武歌帶楚靈雲拜見高原聖山許下山盟海誓(第1/5 頁)
山河寸金,1949年12月,一列火車從首都開往更北面的國家,前蘇聯。前往莫斯科訪問途中的毛主席,他的目光持續注視著地圖上的西藏。
等列車行駛到內蒙古滿洲里時,毛主席迫不及待向中央發回秘密急電,“進軍西藏,宜早不宜遲。”
有著120萬平方公里的西藏,北邊與我國新疆青海相鄰,東邊與四川省相連,東南邊與雲南省相鄰,西邊群山環抱,與世界著名的喜馬拉雅雪山、喀喇崑崙雪山、岡底斯雪山相連,這裡矗立著數座世界最高山峰,代表是珠穆朗瑪峰。
中央立即制定了由雲南、四川、青海、新疆多路向心解放西藏的進軍部署,按照這個戰略,新疆將率先出擊,派出騎兵部隊,從和田地區翻越喀喇崑崙雪山、喜馬拉雅雪山、岡底斯雪山,直插西藏北部阿里地區,率先解放藏北。
從新疆翻越多座海拔七千米以上的雪山進藏,解放軍副總司令兼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的彭德懷,慎重提出,崑崙高原海拔平均6400米,由新疆進藏,首次應先派出一連兵力擔負偵查設站、調查民情等任務。
新疆軍區把進藏先遣連,選定為獨立騎兵師一團一連,它由七個民族組成,是新疆國民黨起義軍隊的一部分,連長由原連長曹海林擔任,指導員是李子祥,副連長是彭青雲,總指揮兼黨代表由李狄三擔任。
中央6月下達命令,先遣連8月出徵,物資短缺,準備倉促,條件困難。
8月1號誓師大會,戰士們計程車氣達到空前高度,那個激動人心的場面,至今還回蕩在許多人記憶中。
阿里位於西藏最西邊,南連岡底斯雪山,喜馬拉雅雪山,北屹喀喇崑崙雪山,東與唐古拉山脈相連,西抵喜馬拉雅山脈西段,整個阿里完全被海拔七千米以上的雪山包圍著,這裡的平原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山谷海拔六千米以上,阿里終年低溫嚴寒,年平均氣溫不足零度,冬季氣溫達到零下41度,被稱為屋脊的屋脊,高原的高原。
從新疆到阿里全長2890公里,全部路程都要在雪域高原上穿行,在生命禁區穿行,究竟要經歷多少苦難,付出多大代價?
一路行走一路吃苦,一路意外一路險境,一路生病一路犧牲,他們靠著意志與悲情,翻越了喜馬拉雅雪山,攀爬了喀喇崑崙雪山,走過了千里羌塘無人區,趟過了十三聖湖,翻過了岡底斯雪山,岡仁波齊峰海拔6715米的東君拉達板,於1951年8月3號,勝利抵達阿里噶本政府所在地,噶達克。
深陷絕境的先遣連,一路遭遇著高原病、飢餓、寒冷、雪盲,此時先遣連136名指戰員,犧牲了63名戰友,300多匹戰馬只剩下3匹,一大半是傷病員。
新疆軍區獨立騎兵師進藏先遣連,被西北軍區黨委授予“進藏英雄先遣連”榮譽稱號,全連136名官兵每人榮獲一等功,獎勵人民功臣獎章,解放大西北紀念章。
時代練強者,時代造英雄。偉大的時代誕生偉大的英雄,偉大的英雄發展偉大的時代。楚靈雲和首長戰士們一起觀看了武歌與戰友們參演的《進藏英雄先遣連》舞臺劇,楚靈雲被進藏英雄先遣連的戰鬥故事深深震撼,也深深被武歌所打動。
“精神強者,無懼無敵。生命中真的可以挑戰不可能,苦難真的可以把你我鍛造為強者,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境界。”
“你是否讀懂了軍人情懷?任何一個人都知道,當兵就要打仗,打仗就一定會死人。但是為了家為了國,總得有人穿上軍裝手握鋼槍,奔赴戰場,流血犧牲。軍人,就是新時代為國為民的大俠,大英雄,他們擁有最大的情義博愛。”
不當兵,很少有人會知道,也難以真切感受到。只有真正當過兵,才能感受到軍人榮耀的強大震撼力。
武歌身穿軍裝,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