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犬牙交錯(第1/3 頁)
胡雪巖離開西貢後,乘坐“靖波號”武裝商船繼續向西行駛,抵達河仙府。
越南阮朝早期,置河仙為河仙鎮,由鄚氏自治,宛如國中之國。其後,河仙鎮割據政權式微,阮朝相繼取消河仙鎮諸多特權。
1809年,當時的河仙鎮總兵鄚子添去世後,阮朝委派官員直接統治河仙鎮。
1832年,阮朝改河仙鎮為河仙省,廢除鎮守、協鎮,改設巡撫、按察使等職務。鄚氏河仙政權走到歷史的盡頭,河仙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華,成為了一個普通的小港口。
1852年,楊烜派羅大綱征服越南,改越南為交趾省,河仙省則改為河仙府。為爭取當地華人支援,羅大綱找到鄚氏後人鄚文沅,請他出任河仙府知府。
鄚文沅對革命軍感激涕零,做官相當巴結,做事勇於任命,試圖再現河仙鎮的榮光。
胡雪巖這次來到河仙府,打算停靠一段時間,對“靖波號”商船進行保養修繕。過了河仙府,再深入南洋,就要遠離中華帝國了。
同行有一名姓郭的文官,在交趾省委參事室任參事。帝國制度,各省、特別市設定有參事室,隸屬於省、市軍政委員會,負責為軍政委員會提供諮詢和決策支援。
這實際上相當於滿清官員的幕僚。只不過,帝國將之制度化了。
省委參事室參事通常來自於學者、商人、企業主等社會精英,對省委決策有著很強的影響力。郭參事出身於交趾明鄉社,很得省委主任陶煜的信任。
郭參事此行來到河仙府,身上負有公務。鄚文沅對此很是重視,親自到碼頭迎接郭參事與胡雪巖。
按照帝國的官場習俗,三人同乘一輛馬車,前往下榻知府衙門。一路上,鄚文沅向客人介紹河仙鎮的歷史淵源。
他特意提到,湄公河在上游分成兩支。一支為湄公河主幹,流向交趾,在西貢流入南海。另一支為後江,水流不及主幹,經柬埔寨,在河仙府流入暹羅灣。
郭參事插話道:“從歷史上看,河仙府原本就屬於柬埔寨的國土。從地理上看,河仙府更靠近柬埔寨。只不過,交趾積極學習中華文化,逐漸繁榮昌盛,後來居上。
“貴家族長期掌管河仙地區,在柬埔寨、暹羅、交趾之間左右辭源,在中南半島建成一個異域中華,真正是我明鄉人的榜樣。
“滿清將我明鄉人視為棄民,對我們不理不睬,還特意規定,明鄉人三代之內不回原籍,即開除戶籍。我等孤懸海外,艱難生存,實在是有苦也無處傾訴。
“河仙鎮強盛一時,卻終究一拳難敵四手。貴家族不屈不堯,英勇抗爭,河仙鎮卻最終成了交趾的國土。”
郭參事突然大發感慨,鄚文沅也有些摸不著頭腦,附和道:“多虧皇上大力經營南洋,我鄚氏才能翻身,河仙府也重見天日。皇恩浩蕩,鄚某真不知如何報答。”
胡雪巖卻聽到過風聲,帝國要在中南半島柬埔寨、寮國設定行省。為更好地控制中南半島,帝國將調整交趾省的行政區劃,對三省行政區劃做一番巧妙的設計。
進入知府衙門,三人分賓主坐下,河仙府諮議局陳局長過來作陪。僕役送過茶水,鄚文沅隨即屏去閒雜人員。
他解釋說,河仙軍政委員會曾主任出身於步二師,已被步二師司令部徵調到了柬埔寨前線,正在與柬軍作戰。
郭參事笑笑,說道:“鄚知府,主任不在,你身上擔子不輕呀。”
鄚文沅隨口說道:“都是給皇上辦差,理應盡心盡力。”
大家又寒暄了幾句,郭參事隨即轉入正題,說道:“實不相瞞,省委接到了上面的電報。上面準備在柬埔寨、寮國設定行省,要求陶主任給出意見建議。”
“這麼快?”鄚文沅脫口而出,頗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