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秋風萬里芙蓉國(第2/3 頁)
英法俄等帝國紛紛掉頭東向,加緊侵略中國。
楊烜已經改變了歷史,第二次鴉片戰爭還會如期爆發嗎?他認為,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
英法列強不大可能與中華帝國開戰,很可能會尋找藉口與滿清開戰。
楊烜想了想,說道:“中國崛起後,與英法俄等列強的衝突在所難免。但英法列強都是重商主義國家,與我國有著緊密的商貿往來,不大可能與我國全面開戰。
“俄國海軍太弱,一向秉持要塞艦隊思想,不大可能跨越重洋與我國開戰。而英法列強,就算與我國開戰,也派不來多少兵馬。
“我國又是內線作戰,隨時可以從前線調運軍隊。所以,暫時而言,我們無需擔心與列強爆發戰爭,也不怕與列強爆發戰爭。倒是北方,恐怕要多事了。”
陳虹感到輕鬆了不少,說道:“既然如此,我就按計劃帶走一軍所有兵馬了。”
陳虹認為一軍兵馬太過雄厚,本想留一支精兵在後方,以備不時之需。
楊烜卻說道:“我一向強調,兵貴集中,切忌分散。敵眾我寡,敵軍在前線有三十三萬人,我軍可調往前線的卻只有十八萬人。
“若再分兵留守,則兵力越分越少,於作戰相當不利。你在前線打仗打得好,對後方局勢、對未來外交、乃至巴黎和會,都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湘軍不同於江南、江北大營,堪稱清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你絕不能掉以輕心,要爭取透過這次西征,全殲湘軍,掃清長江以南各省。”
陳虹眼前一亮,問道:“皇上,若戰事順利,是否批准我們攻佔四川?”
四川是楊烜的老家,對革命軍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陳虹對楊烜忠心耿耿,也一直想攻下四川,好為楊烜獻禮。
楊烜鄭重其事地點點頭,說道:“如果戰事順利的話,請你帶領一軍,一併攻下四川、貴州,請羅大綱帶領二軍,一併攻下雲南。”
陳虹非常高興,說道:“皇上,臣就是拼了老命,也要奪下四川。”
楊烜很喜歡陳虹,臨別之際頗有些不捨,叮囑他道:“革命軍雖然以少敵眾,但新裝備了改進型的75野戰炮、自動多管機槍,此戰一定可以打敗湘軍。
“關鍵是,要儘量全殲湘軍,不要讓湘軍逃竄到外省。要執行好我們的俘虜政策,爭取湘軍成建制的投降。
“湖南人一向講求經世致用,人才濟濟,在滿清官員中很有聲勢。若能逼降湘軍,就能粉碎經世派官員的抵抗意志,對我們日後統一中國大有幫助。”
陳虹答道:“臣追隨皇上多年,親眼見證了革命軍由小到大,由弱變強。此次出征,臣一定不辱使命,力爭全殲敵軍,奪佔長江以南所有領土。”
楊烜點點頭,說道:“自古在南方用兵,大多因循地勢,遵循由西至東、由北至南的規律。此番我們與湘軍決戰,一軍由東向西,二軍由南向北,與古人用兵大不相同。
“我們是新式軍隊,可以克服這種地形上的障礙,兵怎麼練,仗就怎麼打。不過,我還有三點意見,請你仔細斟酌。
“第一,大兵團作戰對後勤要求極高。你是一軍主帥,主抓作戰指揮,也得分心關注後勤問題,特別是彈藥的補給供應問題。
“第二,一軍當面之敵為曾國藩、胡林翼,此乃湘軍主力。殲滅了曾國藩、胡林翼,就算殲滅了湘軍。因此,此一戰,第一要緊的乃是殲滅湘軍,而非佔領城池。
“這次雖是大兵團作戰,卻仍要使出我們拿手的“分進合擊”策略,派精兵迂迴到湘軍背後,逼迫湘軍在我們選擇的戰場上與我決戰。
“第三,要控制好節奏。接到進軍命令後,要堅決開戰,快速奔赴前線。殲滅敵軍主力後,要儘快佔領長江以南各省,不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