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國策之定(第2/4 頁)
馮去疾頓了頓,繼續道:“再者,對今年入庫糧食最多郡者,賞賜,並予各郡郡守對其下各縣入庫之糧最多者,賞賜。”
“再者,各郡地形不一,良田不一,所收穫自然不一,入庫糧只為衡量,但想要真正讓各郡郡守均有壯志之心,還需要以田種,田畝,田產來衡量,其中擇優而賞之。”
“此三賞,足以安定天下官員之心。”
說到這裡,馮去疾話鋒一轉,道:“然而,五年同職同位輪守制,廢除徭役及田稅以及官邸等政策,卻是令封賞一事所產生的效果銳減,且朝廷將花費更多的精力去處理此事。”
“封賞雖為陛下給有功之人封賞,可卻為陛下籠絡臣子之心的不二之法,封賞要賞於臣子所求之處,才能讓臣子感激涕零效忠於陛下。”
“朝廷已經對天下官員進行過一次具有一定規模的調整,包括郡守,以今年的局勢,不易再進行調整,且對官員的功績考察,也要有非常詳細的整理。”
“尤其是廢除徭役和田稅,其他不論,這二者是考察官員能力最好的方式,每年十月過後,朝廷都會進行長達數月的統計,也同樣對官員進行任免。”
“而現在,徭役和田稅之事,並未在整個秦國推行,甚至處於兩策並行之中,這處在極其混亂的狀態,依老臣之見,在新法沒有徹底推行並達到穩定之前,考察官員依舊要以徭役和田稅為準。”
馮去疾中肯的說道。
對如今的秦國來說,一旦涉及到政務,就一定會涉及到新政,而涉及到新政,就處於混沌的狀態。
非健全的新政之法就能令新政處於有序狀態,新政需要時間的沉澱,這正是新政所最欠缺的東西。
“將變法控制在關中之內,其餘各郡,逐步推行新政,但所行之政按舊政而定。”
至此,嬴城也給出了非常明確的回覆,這不僅僅是說給馮去疾一人所聽,而是透過馮去疾,告訴天下官員。
新政目前來說,他並不打算全面推行,而是選擇了更為穩妥之法,逐步從關中向四周推進,官員們也不必擔憂自己的權位受到新政的衝擊。
這些天來,他反覆思量過這個問題,並對朝廷上下的各類文書反覆斟酌,在新政一事上,還是不能太過於激進,尤其是始皇帝如今不在了,再如曾經強勢的推進新政,結局會很悲慘。
秦國。
雖然招賢納才沒有什麼門檻,有才學之人必然能夠在秦國出人頭地。
但是。
把持天下的依舊是勳貴,集體化農業撼動了勳貴的利益,在西進之事沒有著落之前,撼動勳貴將會是更可怕的局面。
而軍制改革之事還在初步改變階段,其依託於新政,新政未成,反倒會令軍心不穩。
思來想去。
以如今秦國的狀態,想要安定就必須要將關中打造為天下聖地,人人羨慕而追求不得聖地,要讓天下人都羨慕關中的政治環境。
如此,如潦西,潦東郡守迫切想要推行新政的人,就會絡繹不絕的出現。
的確。
在面對如今秦國所面臨的壓力之時,他慫了。
甚至於,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陛下聖明!”而此時,聽到二世帝正式的確定繼位之後的國策之後,終於是長鬆一口氣。
他是真怕二世帝一意孤行,要在這個時候,廣而天下的推行新政。
抱著滿心歡喜前來看貢穗的嬴城無趣的擺了擺手,高興之意被馮去疾這麼打擾,也是索然無味,簡單的說了兩句,便準備離開治粟內史府。
這樣的心情是很難受的,明明他現在是皇帝,天下大事都能由他一眼而決,天下人的生死也由他一念而決,可他卻處處被掣肘,沒有辦法隨心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