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第1/2 頁)
軍的高階軍官委託日本上海總領事館的武官,僱傭中國無賴所幹。中國人打死日本僧侶一
事,在日本社會引起了巨大騷動。1月20日,在上海居住的日本人近千人,到日本總領
事館和海軍陸戰隊總部門前示威遊行,強烈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出兵保護他們,在示威途中
這些日本人還搗砸了一些貼有反日標語的中國人商店。在此情況下,日方向國民政府提出
了類似於最後通牒的&ldo;限期要求&rdo;,要求中國政府道歉、賠償、懲罰作案者和取締解散上
海的民間反日團體。
由於孫科政府猶豫不決拿不出對策,日方則以中國沒有接受&ldo;限期要求&rdo;為由,於193
2年1月28日派兵強行進入中國管區,和駐守上海閘北地區的蔡廷鍇十九路軍發生了激
戰。由於十九路軍的頑強抵抗,給日軍造成了重大傷亡。上海事變的戰鬥打響後,孫科自
感無力處理如此重大事件,請求汪精衛出馬,自己於1月25日辭職。新國民政府於1月
28日成立,由汪精衛出任行政院長,負責領導政府。
在抗戰初期,汪精衛是持主戰態度的,可以劃入主戰派。汪精衛上臺後,立即宣佈遷都洛
陽,積極抗戰,並稱中國政府&ldo;決非威武所能屈,決不以尺土寸地授人&rdo;,1932年2
月1日,汪精衛主持召開了最高軍事會議,決定把全國劃分四個防區和一個預備區,擺出
了進行積極抵抗的姿態。2月8日,汪精衛代表國民黨中央慰勉上海十九路軍將士&ldo;忠義
之氣,照耀天日&rdo;,犒勞十九路軍5萬元。
汪精衛同時下令其它部隊增援上海的十九路軍,但汪精衛指揮不動蔣介石的部隊,蔣介石
私下指示他的嫡系部隊不支援十九路軍抗戰,使十九路軍的抗戰陷於孤掌難鳴的困境。汪
精衛又下令在北平的張學良在北方起兵,牽制日軍,並派陳公博到北平說服張學良起兵。
但張學良根本沒有出兵的意思,只是以上賓招待陳公博等人,一談到出兵之事就支吾過去
。3月6日,十九路軍在孤掌難鳴的情況下全線撤退,發表停戰佈告,至此第一次上海事
變宣告結束。
想進行抗戰的人沒有軍隊,而有軍隊的人卻避而不戰。各路軍隊儲存自己實力第一,抗戰
第二的私心使汪精衛的抗戰熱情完全消散了,產生了只有用&ldo;和平&rdo;的方法才能挽救中國
的想法。汪精衛看到沒有蔣介石出面國民政府就無法統領軍隊的窘境,只好提出讓蔣介石
復出領導軍事。1932年3月6日,蔣介石復出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此後的國民政府
由汪精衛主政,蔣介石主軍。由於上海為各國列強的利益所在,在列強們的調停下,中日
開始進行和平談判,汪精衛派外交次長郭泰棋和日本談判,雙方於5月5日達成《淞滬停
戰協定》。但停戰協議的訊息傳出後,卻在中國的民眾中間引起了憤怒,上海的憤怒民眾
把郭泰棋責罵為賣國賊並將其打傷。
1932年6月,汪精衛率領行政院副院長宋子文、外交部長羅文乾等去北平會見國聯調
查團團長李頓,共同調查日軍佔領東北三省問題。汪精衛在北平時找當時任北平綏靖公署
主任的張學良商談東北問題和對日方針,張學良卻一直稱病不見,但又和宋子文一起去北
海遊船,使汪精衛深感氣憤。7月17日,日軍在熱河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