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4頁(第2/2 頁)
有一些文辭論證過於尖銳,看得李潼都頗覺臊熱。他於此世興治,雖然佔了幾分先知的便宜,但也知過往十年諸多大事興作,即便勉強顧得大體,小處難免會有失察。
諸科舉選人們文章筆力或是不如在朝臣員老練純熟,但因其身份特殊、介於官民之間,各類觀點也頗有可作借鑑自警之處。一些官方立場難作審察的地方弊病,也從這些來自州縣的選人們文章中體現出來。
除了與民休息的基調確定之外,一些遺留的人事問題也已經到了該作了結的時刻。
李潼並不知李隆基對於自己「籬牆築定、打掃廳堂」的計劃預判,但這段時間裡除了正常的軍政事務處理之外,他對於長安的一些人事隱患也的確頗有用心。即便聽到這些言語,也不會因知己難尋而有什麼憐憫。
發生在長安的一些騷亂,在四月初訊息傳遞到了東都,首先抵達的是內衛眼線的奏報。
內衛眼線奏報的情況不獨只有那一篇《鳩鳥賦》妖文,凡所相關人事線索都有述及,足足幾大卷的書文內容。
「看來是隻有這麼多了。人事潦草,不當大事……」
在將這些奏報翻閱一遍後,李潼略作嘆息,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心情既有幾分欣慰,又略感意猶未盡。
後世對於武周代唐、特別是對武則天這個人,評價褒貶不一,但無論有著怎樣的看法與評價,大多都是立足於一個完整的歷史程序進行評說,而對當時此世產生的影響,則就有些不夠盡實。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