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4/5 頁)
著奇怪的問道:“頓世,你這是在幹什麼呢?怎麼拿著蒸籠蓋子發呆啊?虧得頓初師兄還快你做的才好吃,有做菜的天賦,你拿著蒸籠蓋子,豈不是散了這素燒雞的味道。”
叫做頓世的小沙尼,這才回過神來,但是心裡面仍舊是納悶的很,這會兒看見同門師兄走了過來,自是要向他說道說道,這件奇異的事情的。
“原來是頓悟師兄啊,我這正納悶著呢!”頓世放下蒸籠蓋子,摸著自己光禿禿的頭頂,靦腆的說道。
“你又納悶什麼了?”叫做頓悟的小沙尼,在廚房裡隨便尋了個凳子,走了下來,又順手拿起擺在桌上的茶杯,倒了一大碗的茶,大口大口的喝了起來。
可是把他給累壞了,這一路爬上來,他就沒有歇過。
法佛寺的廚房其實是建在一個山坡上的,而與廚房相對應的菜園子則是在山坡下面,而用來澆灌菜園子的泉水,清冽泉,則是位於法佛寺的另一個山頭。
因此,法佛寺剛進寺廟的小和尚們,都得每天兩座山頭,山上山下的跑。
這樣的建築構造,還是當年法佛寺的創寺祖師爺想出來的,其目的就是為了要磨練法佛寺裡各位僧人的意志,告訴他們,這世界上絕對沒有什麼是可以不勞而獲的。
這樣的傳統也很好的被歷代法佛寺的住持給沿襲了下來,在某種程度上,它大大的提高了法佛寺眾位僧人的身體素質,也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思想覺悟。
頓世也不管頓悟師兄是否好聲好氣,或則說是,他也沒有那個敏感的神經,只是一門兒心思的將自己的疑惑說了出來。
“頓悟師兄,你不知道,今兒個真是奇了怪了,我明明就是放了三隻素燒雞進去,可是我剛才看的時候,就只剩下兩隻了。”
頓悟抽喝茶的空當兒白了他一眼,心裡面頗為無奈。
他這個小師弟說白了,其實就是個痴性子,幹什麼事情都尤為的痴迷,以前是抄佛經,現在又是做齋菜。他什麼也都幹得好,但就是有個壞毛病,容易忘事兒。
他還記得他以前抄佛經的時候,頓初師兄給了他一本很珍貴的佛經,才不過三天的時間,找他要的時候,他就已經不知道放到哪裡去了,直到半個月以後,才在他精心雕制的盒子裡面找到。原來,他覺得這佛經過於珍貴,怕弄壞了,就撿了個珍貴的盒子放好,後來又將這珍貴的盒子放在了他以為最安全的地方。可是到後來,他自己卻怎麼也找不著那放佛經的盒子了。也正是從那件事情,大傢伙才知道,這新來的小師弟有健忘的毛病,且還健忘的特別厲害。這會兒他跑過來問兩三隻素燒雞的事情,依他看啊,這多半又是他給記混了,沒準兒他就只是放了兩隻素燒雞進去呢!
因著頓世有著這樣的前科,頓悟也沒有將他說的事情放在心上,只當是他記錯了。
“你應該是記錯了吧,你再好好想想,是不是你自己只放了兩隻素燒雞進去,卻被你記成放了三隻。”
頓世小沙尼又一次伸手摸了摸自己光禿禿的頭頂,現在連他自己都已經開始產生懷疑了。
“大概。。。。。。大概是吧!”
頓悟也不想和他在關於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茶也喝了,休息也足夠了,直接站起身來,說道:“我還有事兒,就先走了,今兒個下午要用的瓜菜,我都給你放外面的竹筐裡了,你自己待會兒莫忘了出去整理一下。”說完,他也不等頓世小沙尼回話,出了廚房的大門,拿起自己的扁擔,往山坡下面走去。
小沙尼頓世對著自家師兄的背影說聲:“我知道了!”也就繼續跑到灶前忙活去了,關於那隻素燒雞的事情,想不通也就不要再想了,反正他也想不通。
而那隻造成頓世小沙尼困擾的素燒雞,此時正靜靜地躺在山坡上的摸個角落裡,微風吹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