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龍鳳豬組合(第3/3 頁)
輕重都統一,用此收稅,這做法便叫‘度量衡’;
而這一政令在西方,是平民期盼了近兩千年後才落到他們身上。
西方的度量衡,在拿破崙時期才建立推行,度量標準化打破了貴族和商人的計量獲利鏈,這一行為被西方歷史記為:度量革命】
先前的疑問再次浮上眾人心頭:西方如此愚昧,後世世界秩序為何是西方主導?
想到後世皇帝連農業稅都取消不收,各皇帝眉頭漸漸擰了起:西方到底有多強?連後世強國要避其鋒芒?
可惜歷代人共同的疑問沒有傳到天幕,天幕甚至還就度量衡舉了個例:
【如果你在西方問路,到某地要走多久,他們會告訴你:煮頓飯的時間就能到。
而你在東方問路,到某地要走多久,他們會告訴你:往東走此去百里。
兩種不同的回答,是中西民眾計量思維最好的詮釋】
明朱棣皺眉盯住他親記的後世稅種,思索半晌不得其要領,從字面上略懂,可真正精義卻實難了解。
索性擱下筆,抬頭問胖兒子:“太子,你來說說,這幾種稅制要如何操作?”
太子朱高熾口腔發苦,大明朝人口稅為黃冊和土地魚鱗冊為主,再分夏稅和秋糧及商稅,僅觀名目哪能一時半會,就能分得清後世稅制?
br / 面對自家親爹虎目圓瞪,他只能硬著頭皮解釋:“流轉稅或許是商業稅?資源稅顧名思義應是鹽鐵營生,至於財產稅”
唉,朱棣也知自己此令為難他,擺擺手下令道:“先按下,待天幕結束廷議!”
後世既然敢取消農業稅,那其他稅種定有過人之處,他不相信聚滿朝文武智慧,不能解後世稅制?
等解開稅制後,他這個老祖宗須得借鑑借鑑,嗯想必後世子孫不會小氣!
【事實上度量衡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計量,而是它身後更深層次的‘計量’問題】
來了!
眾人精神一振,齊齊盯著天幕,全豎起小耳朵準備聽課。
而秦始皇臉色凝重地俯身提筆蘸墨,在帛絹上親手寫下:計量二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