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龍鳳豬組合03(第1/4 頁)
漢
劉邦把案桌拍得啪啪作響,氣死乃公也,他嚴重懷疑後人對他有意見?
處處踢他,推他入坑?
先前韓信悲劇、中央集權這些能當眾陳說嗎?
上次天幕在朝堂洩出的片言天機,就讓各王心思各異,連英布那廝都有意圖謀反
他本想削韓信爵位封地,但英布突然跳反他不得不縮回手,加之匈奴控弦兵馬在外虎視眈眈
他氣惱半響,抱臂長嘆:他被迫分封八王,八王與劉氏既無血緣,又無厚重情誼。
若不趁他在世削之,漢家延兩代後,分封出去的土地還屬於漢嗎?
劉邦緊皺眉頭,憶起天幕曾言,韓信想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大海有啥好看的?他不耐地掀了掀眼皮,閉目決定且先讓他看個夠,待他從天幕處在覷得幾分天機再行謀劃。
但是劉邦猛地睜眼,心中有氣,難受哇!
朕不懼罵名,但你不能只講田制說一半啊?
後人你要講就得講明白嘛!
越想越氣的劉邦,翻身而起,往前邁出幾步,指著天幕怒道:“乃公起於細微,豈能不知民生艱苦?
漢王次年,乃公就將秦國御苑分民做田,不就是為照顧關中地區無地的百姓?
如此仁政,竟說朕不管庶民死活?”
身旁的呂后亦是皺眉,關中好地少分,是因朝廷要遷徙豪強入關,防他們盤踞在舊地做大。
要讓他們遷徙總得給他們些錢或土地,權作按無撫,以示朝廷仁德。
豪強入新地亦能帶動當地民生經濟,而原古地的土地則被朝廷納入,再進行授田。
迀徙之策乃漢家打壓豪強利策,所以關中田地分與民者較少。
【平民開墾荒地,雖然艱難但有活下去的希望。
且劉邦行輕稅政策,什五一之稅,即每畝地政收糧食十分之一,能緩解民生之苦】
漢
劉徹心思不在天幕上,正絞盡腦汁地思索,後人為何要給他取名‘彘兒?’
他如此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怎麼會是泥坑裡撒歡的豬?
想不明白他睡不著,有心找群臣齊問天幕,礙於臉面無法開口。
就憋氣,難受!
一直關注著他的衛青,對他氣悶略曉幾分,只能出聲轉移他的注意力:“陛下,你改制便因天幕所言之因?”
經濟治理太過深奧,他並不精通,但深知‘軍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
陛下有徵夷雄願,為戰爭計也為源源不斷的軍費,陛下定不會放任內政混亂,賈商貴族囂張跋扈。
因別稱窩火得不行的劉徹,見是愛臣相問,才勉強壓住火氣解釋道:“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
且與匈奴世代血仇,豈有不報之?
【田稅的繩子微松,但平民頭
上仍頂兩座主要大山:口賦算賦和徭役。
未成年人口賦,
每童20錢,
文帝時期將年齡上調至七歲;
成年人算賦,每人120錢,文帝時減為40錢;
為快速恢復民力,朝廷提倡早嫁生育,另外增設女子五算,女子不出嫁按等級加錢。
同時也獎勵新婚民眾,生育子女可免徭役一年,對民間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而華夏對端的西方羅馬,亦是提倡早婚早育,在升職面前,羅馬會優先提拔已結婚的男性公民。
對於不婚晚婚的女子,會剝奪她的財產繼承權,或是收取繼承重稅等。
總之中西方都是宣導:為國出力,早早結婚,不婚不行。
那麼問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