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if線 如果早遇見(上)(第2/3 頁)
要麼?”
譚軼就算不看照得怎麼樣也不可能拒絕,何況……
確實很好看。
“那您……加我微信?”
“嗯,待會把原圖發給你。”
汪澤月於是拿出手機,開啟軟體介面的時候還補上一句:“我不會亂用。”
“我知道的,謝謝您。”
譚軼沒想到汪澤月這麼好說話,兩人交換完聯絡方式,空氣靜默了一瞬。
“……您還拍嗎?”
譚軼首先打破沉寂。
“拍,你呢?”
“我……至少看到日出結束吧。”
“常來這個地方?”
“對,在這一片山峰裡,感覺就是這裡的風景和日出最好看。”
汪澤月繼續捕捉著逐漸消散的朝霞,聞言淡笑:“那我還真是挑對了地方。”
他那時候尚不知道,這裡會因為他的一組照片成為六年後的著名打卡地,有人將千里迢迢地趕過來,只為見到他此時拍下的風景。
譚軼也就站在他身邊,目光和汪澤月的鏡頭落在同一個地方。
但時間久了,注意力便開始有些逸散。
身邊人的狀態又專注而鬆弛,眼神一直凝在一處。
譚軼沒忍住去觀察他的相機,隨後,目光又漸漸從相機轉移到了汪澤月拿著相機的手上。
膚色冷白,骨節分明。
是漂亮又有力的樣子。
視線再向上移,很隱蔽地掠過汪澤月的面頰。
遠遠看著,汪澤月通常給人一種過於出挑且不好接近的感覺,可當他凝神於某物的時候,卻不會讓人覺得太疏離。
譚軼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偷偷看。
……可能因為是領導吧。
汪澤月知道譚軼在用餘光瞥自己。
不過,他沒挑明。
這是第二次見面。
後來汪澤月在山上拍的那組風景照火了,但沒人知道還有另一張照片。
是同樣的背景,卻多了一個人的背影。
後來他們也在公司碰到幾回,但說實話,即使有聯絡方式也沒什麼交流,最多就
是寒暄幾句,大多情況下只有問好完了匆匆而過。
本來也就沒什麼交情。
——因為本來就是兩個世界的人,譚軼這樣想。
——因為唱歌和電影是兩個行業,汪澤月這樣想。
不過譚軼出新歌爆了的話,他倒是會去聽一下。
可惜譚軼統共也沒出幾首新歌。
時間默默流逝,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幾乎碰不到面了。
汪澤月幾乎要忘記這個人,他那時忙於《鏡中花》的準備工作。
好像也偶然間看到過譚軼的負面新聞,是什麼“和同期……”?
……他沒什麼深刻的印象。
——直到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次交集。
非常突然。
毫無徵兆。
是在公司年會的酒店裡。
汪澤月開啟電子門鎖,就看見坐在沙發上、雙手撐著膝蓋艱難喘氣的人。
耳朵紅,臉也紅,衣服上有水漬,簡直狼狽不堪。
他聽到聲音似乎嚇了一大跳,猛地抬起原本低得幾乎要折斷的脖頸。
他看著站在門口的汪澤月,起伏的胸口倏然頓住幾秒。
表情先是凝滯住,再是一片空白,最後變成近乎崩潰的神色。
如果在房間裡的不是譚軼,汪澤月大概能立刻反應過來——肯定是哪一方往他這裡塞人。
但如今在房間裡的就是譚軼。
他反而也愣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