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獎賞計(一)(第1/2 頁)
在人情往來的“獎賞計”中,核心是透過給予獎勵、好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或者增進關係。
獎賞可以是物質層面的,比如送一份對方心儀已久的禮物。例如,知道朋友很喜歡某作家的新書,你買來送給他,這會讓對方感到被重視、被關注,從而拉近你們之間的關係。
也可以是精神層面的獎勵,像贊美、認可。在工作場合,對同事完成的專案給予真誠的誇讚,或者在公開場合肯定他人的貢獻,會使得對方心情愉悅,也更願意和你交往、合作。這種獎賞計如果運用得當,能在人情世故中有效鞏固和他人的情誼,促使事情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
“獎賞計”的底層邏輯主要有以下幾點。
從行為心理學角度看,獎賞是一種正強化。當你給予他人獎勵時,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會刺激對方大腦分泌多巴胺,使其產生愉悅感。這種愉悅感會和你以及你的行為聯絡起來。比如孩子因考出好成績得到父母的獎勵,就會更努力學習。在人情關係中也一樣,對方因你的獎賞而愉悅,就會更願意和你接觸。
從互惠原則來講,人們在心理上會覺得接受了獎賞就“欠了人情”。當你給別人獎賞後,對方會傾向於在合適的時候回報你,從而形成一種良性的人情往來迴圈。例如你在工作中幫助同事獲得榮譽(獎賞),日後同事也可能會在你需要時伸出援手。
從人際關係需求理論看,獎賞能夠滿足人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給予他人獎賞可以讓對方感到被認可、被尊重,使其在社交關係中獲得自信和歸屬感,這有利於建立起更緊密、友好的人際關係。
以下是一些人情36計中獎賞計的現代經典案例:
職場領域
某網際網路公司在年終總結大會上,不僅為業績突出的員工頒發了豐厚的獎金,還設定了多個特別獎項,如“最佳創新獎”“最佳團隊協作獎”等,並在全體員工面前對獲獎員工進行了公開表揚,詳細闡述了他們的優秀事蹟和對公司的貢獻。這種精神與物質雙重的獎賞,讓員工感受到自身價值得到認可,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對公司的忠誠度,在後續的工作中,員工們更加積極主動地為公司發展出謀劃策,團隊凝聚力也進一步增強。
教育領域
一位高中班主任為了激勵學生積極學習,制定了一套獎勵機制。如果學生在考試中取得進步,或者在課堂上表現出色,就會獲得相應的積分。積分可以兌換老師精心準備的獎品,如書籍、文具等,還可以獲得與老師共進午餐、優先選擇座位等特權。這種獎賞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班級的學習氛圍日益濃厚,學生們的成績也有了顯著提高。
社交領域
某社群組織志願者活動,對於積極參與且表現優秀的志願者,社群會在年終舉辦表彰大會,為他們頒發榮譽證書和定製的紀念品,並在社群公告欄展示他們的事蹟。同時,社群還會為志願者提供一些實際的便利,如優先參與社群組織的培訓課程、文化活動等。這些獎賞措施提高了居民參與志願者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了社群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在社交中,獎賞計有多種應用方式。
物質獎賞方面
- 禮物贈送:在朋友生日、節日或者取得重要成就的時候送上精心挑選的禮物。例如朋友透過了一場很難的考試,你可以送他一個平板電腦,方便他學習,這不僅是對他成果的肯定,也能加深你們的友誼。或者在出國旅遊歸來後,給朋友們帶一些當地的特色紀念品,像帶有巴黎鐵塔標誌的小擺件送給喜歡浪漫的朋友,小小的禮物可以喚起美好回憶,讓朋友感到被惦記。
- 請客吃飯: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物質獎賞應用。比如你和朋友一起完成了一個專案,或者幫助朋友解決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