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蘭被罰(第1/2 頁)
皇長子入住漓波宮的第二天,皇宮上下就都知道了錦蘭夫人遭到皇帝訓斥的事。這個訊息是從司庫監傳出來的,據說那天晚上,錦蘭夫人剛要用晚膳,陛下就駕臨了錦織苑。皇帝屏退了下人,要單獨和錦蘭夫人說話。可是沒一會兒,陛下的高聲訓斥就傳到了屋外。也不知道錦蘭夫人說了什麼,就惹起了皇帝更大的怒火。在摔了一隻茶碗後,皇帝憤然離去。臨走前敕令錦蘭夫人罰跪,他不來錦織苑,錦蘭夫人就不能起來。
皇帝離開錦織苑後,去了紫雲宮。在紫雲宮歇息了一個晚上,皇帝的心情似乎好了些,派了御前的首領太監三沐去錦織苑傳了旨,赦免了錦蘭夫人的跪罰。司庫監的小太監本是去錦織苑送酒的,正趕上三沐來傳旨,便候在了一邊。等三沐走後,錦蘭夫人便親手把送去的酒都砸碎在了院子裡。
眾人都說,這錦蘭夫人是有些忘乎所以了,以為得了皇帝的一點恩寵就可以對皇帝的意願加以左右,可是她卻忘了,伴君如伴虎。無論皇帝的脾氣有多好,他都是皇帝,不會因為性情溫良就能容忍其他人在他面前指手畫腳。眾人紛紛猜測,錦蘭夫人的聖寵快要到頭了。
只有蘭笙自己知道,和快要到頭的聖寵比起來,她更心疼那些酒。摔酒罈子的時候,她是有點兒洩恨的想法的,畢竟跪了一夜的是她,地上有多涼,她的心裡就有多涼。若是有可能,她恨不得遠在御書房的皇帝能夠聽見這些罈子碎裂的聲音,也讓這個薄情寡義的君王反省反省,演戲而已,用不用真的罰她跪一夜。
夜裡,董嬤嬤一直在燒水,灌好熱水的羊皮袋子就貼著蘭笙的腿放著,幾個袋子輪換著用,就怕她的腿受涼僵冷。可是等三沐來傳旨時,蘭笙的腿還是沒了知覺,完全要靠董嬤嬤和玲瓏的攙扶才勉強站起來。
三沐前腳走,紫雲宮的李嬤嬤後腳就到了,她表達了皇后娘娘對錦蘭夫人的體恤之情,免去了錦蘭夫人當日請安之禮,還叮囑錦蘭夫人要好好休息,不要在腿上落下毛病。臨走時,李嬤嬤看著一地的碎瓷殘酒,將董嬤嬤叫到跟前提醒了一番:主子心性不定時,做奴才的要知個分寸,不要上上下下都沒個體統,惹人笑話。
玲瓏把李嬤嬤的話轉述給了蘭笙,蘭笙壓下心中的懊惱,讓玲瓏著人把外面收拾了。起風時,酒香飄到屋裡,她聞著更難受。從皇帝跟她定下這件事起,她就知道,這個罪遭的無辜。可是沒辦法,皇帝有令,她只能按令而行。雖然她不知道皇帝的用意如何,可是看著邱望致那張小臉,她知道,只有在江嬪身邊,這孩子才能過的和順安穩。
皇后不會是一位好母親。這與皇后的身家、相貌無關,是心性和德行,決定了皇后不會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照顧,皇后只會“需要”一個孩子,而不會“養育”一個孩子。這是蘭笙對皇后的看法,她沒有告訴皇帝,也沒有告訴玲瓏。她把這個想法封存在自己心裡,等著皇后來告訴她,這個想法是對是錯。
臥床休息了一天,蘭笙的腿總算恢復自如了。隨便吃了些點心就當作晚膳了,蘭笙讓玲瓏準備燈籠,她要去漓波宮看看。玲瓏問用不用轎輦,蘭笙搖搖頭,她可不想大張旗鼓的被人瞧見,就讓全樂全福跟著就行。
來到漓波宮時,守門的小太監一看是錦織苑的燈,第一個反應就是去看蘭笙的臉。蘭笙知道他是什麼心思,不與他計較,只讓他快去通傳。一會兒,裡面便傳話請蘭笙進去,蘭笙走到正殿,就看江嬪站在門口等她。
“星夜前來,打擾姐姐休息了。”蘭笙微微一禮,膝蓋一曲一直,有些疼。
“還沒休息呢。做會兒針線。”江嬪眼利,看出蘭笙行動遲緩,主動伸手相握。
兩個人入了正堂,江嬪請蘭笙到羅漢床上就坐,床上放著竹几,竹几上擺著一壺茶,江嬪給蘭笙倒了一杯。
蘭笙端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