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不做池魚(第1/2 頁)
蘭笙一時間沒能理解皇帝的意思。她默了片刻,想要開口,卻不知道該問些什麼。又思索了半晌,她才想明白自己最應該關心的事是什麼:“陛下覺得付氏去哪裡了?”
皇帝坐起來,目光一直沒有離開蘭笙的臉,“結合目前的種種來看,付氏或許是叛逃了。”
“叛逃”二字一出,蘭笙耳畔驀然想起一陣悠遠鐘聲,那鐘聲越響越大聲,越響越振耳,最終直將蘭笙的耳裡灌滿了嗚咽的風聲。待到風聲散盡,蘭笙才找回了自己的聲音,“陛下,叛逃之說可大可小。付老將軍戰死邊關,付氏身為英烈之後,怎麼會做出叛逃的行徑呢?這中間恐有誤會。”
“如果付寧沒有戰死?如果容笳關是付寧故意捨棄的呢?如果付寧已經投敵了呢?那付氏的叛逃是不是就合理了?”皇帝的臉色極其平和,哪怕他此時說出的話已然令蘭笙心如鼓譟,他的神情仍舊如古井一般平靜無波。
“陛下可是找到了什麼證據嗎?如果沒有證據,只憑付氏失蹤一事就斷定付寧投敵,未免太草率了。”蘭笙想到這裡就說了出來,她有種預感,如果不把這件事弄明白,後面一定有更大的禍事在等著她。
“南崇瑁的戰報上說,敵軍之中有人對他的統兵之術洞若觀火,甚至可以預判他的決定,利用他的派兵佈局來反將一軍。世上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不超一掌之數。付寧便是其中一個。”皇帝的目光極其深邃,彷彿要將蘭笙的所有篤定都吞噬掉。
蘭笙陷入沉思,她不敢做出假設。如果假設成真,那麼付寧投敵,付幼珍叛逃,她允准付氏出宮,這一切就都有了關聯。而她作為還在皇帝掌控之中的棋子,到底充當了什麼角色?這個問題一定會成為皇帝心中的一根刺。
“陛下,臣妾以為,事關付寧的聲譽,還是不要輕易下定論的好。如果不能拿出確鑿的證據,僅憑猜測就得出結論,很容易誤人視聽,鑄成大錯。”蘭笙心中有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她知道那是一種隱憂,雖然她還沒有想清楚她在憂慮什麼,但是她知道,她只能堅持付氏無辜。
“你說的不無道理。”皇帝點點頭,眸中閃過一抹暗芒,“卻不知,是不是為了幫付氏掩蓋罪行。”
蘭笙知道自己應該跪地俯首,渴求君恩容自己申辯冤屈。
可是她沒有動。
她不能動。
她是趙蘭笙,是禮部侍郎趙庭遠的女兒,是自請做皇帝臣子的女人,是和其他宮婦不一樣的女人。
趙蘭笙不會做違背君臣情義之事。趙蘭笙自己要堅信這一點。
蘭笙沒想到自己能在剎那間想通這麼多事情,她只是習慣了在危險來臨時發揮自己身上最大的潛能。九叔說過,人在真正的危險面前總是能釋放最大的能量,膽魄、智慧、行動、心境,這些都是自保的利器。
“陛下,朝堂上有人借付氏之事汙衊我和父親嗎?”蘭笙本來想說“我的父親”,可是發聲的瞬間,她想到自己才是真正的當事人,如果有人想要生事,在自己的身上做文章會更容易一些,也更合理一些。
皇帝緘默不語,只是凝望著蘭笙。
皇帝的目光如不測之淵,卻給了蘭笙肯定的答案。她微微一笑,“陛下,恕臣冒犯。請問作此猜想的人多嗎?”
“多如何?不多又如何?”皇帝語帶玩味,目光中有鱗光微動。
“不多的話,陛下或許該派人去查探一番,弄清楚此人意欲何為。多的話,陛下或許就該肅清朝堂,殺一儆百了。”蘭笙冷然答道。
“你這是在為自己喊冤?”皇帝沒想到蘭笙會將矛頭直指他人。
“對。臣妾與對得起陛下,父親對得起陵國社稷,我們父女二人絕對不會做出有傷國體之事。如若有人懷疑我們趙家的忠心,那麼這個人的忠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