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商議(第1/3 頁)
隨後李白從懷中取出一張薄薄的文書,準備遞給張勇。李嗣源上前一步接過,然後交到張勇手中。
是一封任命書,上面寫道:“茲任命張勇為左路軍主帥,領軍步騎兩萬人,屯兵襄陽,夷陵,準備向東或者向北,攻略天府乃至陝甘!”
張勇大喜,自己還只是剛提議,晉王竟然早就準備好了。
“末將領命!”
“好,以後有的是機會,我打算在鄂州整軍,之後再行出發。今晚無事,大家盡情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吧!”
頓時中軍帳內一片歡呼,而這些聲音也感染到了營地外圍甚至是守衛的將士們。他們也會在不久就會輪崗,參與這場狂歡中。
明軍在鄂州殲滅了兩湖地區清軍主力以後,在整個華夏大地引起了強烈震動。無數的抗清義士開始朝兩湖而來,這裡給了他們希望,各地接二連三的失敗,讓整個華夏對抗清都產生了疑問。但是這次卻是給了他們希望,第一次能夠接二連三的獲勝,而且是面對精銳的清軍主力。他們希望能夠參與到這場驚心動魄的事業當中,當然部分則是前往了林城。
而整個兩湖行省,開始傳遍一封由晉王府簽發的漢奸貳臣榜。榜首則是洪承疇,上榜理由:世受華夏百姓奉養,卻投效清廷,致使江南遭屠。
榜二則是吳三桂,上榜理由:身為朝廷邊關大將,擅自放敵寇入關,致使生靈塗炭。
一句話解開了提吳三桂說要替崇禎帝報仇,從而放清軍入關,導致了百姓生靈塗炭的地步。而他自己,卻能夠繼續佔據高官厚祿,這純粹是為了一己之私。這種檄文是站在百姓角度,而不是朱明皇朝的角度。
其餘三順王皆在列。這種檄文頒佈之後,在整個江南掀起了渲染大波。按照晉王的北伐令,這些在榜的漢奸和貳臣均不再接受投降,任何擒得其人的叛軍,皆可罪責降低三級,另有封賞!而幾個將領皆是身處前線,生怕底下的某個將領為了前途,將自己賣了。畢竟現在形勢緊張,而清軍勢弱,這幾位將軍除了自己的親信,對其他將領也開始懷疑起來,一時間就有幾處發生了起義。
整個江南,只剩少數幾個地方還被清軍佔據,其他地方被再次掀起的反清浪潮給掀翻。
京師,明乾清宮內,即使是白天,燈光也有些昏暗,一眾文臣武將極為嚴肅,將整個殿前站得滿滿當當,整個氣氛極為緊張。居中的順治帝年過十五,剛剛親政不久,就遇到了人生中最嚴重的事情。而今天難得的皇太后也參與進來了,垂簾坐在殿後。
順治帝首先開口道:“今日召見諸位愛卿,估計大家也聽說了,五省總制洪承疇在大江邊殉國了,兩湖行省的精銳盡失,江南半壁也不穩,都說說眼下怎麼處理吧!”
一側居首的年逾六十,身著親王服飾的老者道:“陛下無需擔心,此等情況,已經反覆過兩次,只需擇一良將,再次出征即可!”
“鄭親王所言極是,老臣以為,洪經略輕敵冒進,遭敵人埋伏,致使局勢糜爛,雖然要議罪!但對外仍然要旌表其忠勇,為江南眾位臣子表率!”說話的卻是另一側的文臣,他正是三朝元老范文程,亦是年近花甲。他本是奉天府的一名生員。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攻佔撫順等地之後,就歸順了清朝。更是在皇太極即位之後,成為其心腹。在順治朝,也是成為了議政大臣。但在睿親王掌權時,小心翼翼,抱病在家,因而避免了睿親王死後的清算,重新復職。而主持清算的,正是他對面的這位鄭親王,可謂是順治帝最為倚重的宗室。他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受到兩代皇帝的器重,在順治朝開始,還是兩位輔政大臣之一。後面遭到多爾袞排擠,但仍然能夠掛帥出征,正是他擊退了第一次江南各地的反清浪潮,在兩湖擒殺了何騰蛟。
他上來就給洪承疇扣了一個帽子,這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