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頁(第1/2 頁)
有錢的是大爺。
整個安城才多大點,也沒什麼大廠子。
安材現在崛起,成了數一數二的企業。
夏行長可不是得供著他們?
「那他可真猜對了,我這人就記仇。」
馬廠長愣了下,跟著秦蓁過去,「所以還是老話說得好,莫欺少年窮。」
這話莫名帶著幾分龍傲天之感,秦蓁笑了笑沒說什麼,她暈車是假,不想跟夏行長閒扯是真。
拿出擬定的技術授權協議書,秦蓁仔細和馬廠長說了起來。
技術授權、美國來華投資建廠以及安材保證採購的零部件有30來自於美國工廠。
「往好處想,咱們的零部件能夠得到保障。」
馬廠長哭笑不得,「你可真是樂觀。」
主動採購是一方面,如今這種不得不採購美國貨算什麼事?
「不樂觀哭呀?怎麼不是過,樂觀點總沒錯的了。」
話雖然是這個道理,但不見得人人都能有這般好心態。
「咱們真能比他們早做出那個euv光刻機?」
「不信我呀?」
馬廠長看著笑吟吟的人,心生感慨,「咱們人還是有些少。」荷蘭日本都有成熟的一套甚至好幾套班子,相對來說安材的發展就是靠秦蓁。
一個人的才智終歸是有限的,還是人才儲備不足啊。
「那就多招點嘛,人多了總會有那麼一兩個能派的上用場的。反正咱們現在也不缺錢,缺錢就找銀行要。那個夏行長,你再晾晾他,回頭再貸款的時候再壓壓利息。」
「就知道你不肯吃虧。」
不過這件事倆人想到一起去了。
雖說現在安材的現金流很健康,但該朝銀行貸款也不用客氣。
畢竟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
千禧年到來前,吳迪結束了在美國的求學生涯,回到了國內。
這個在匹茲堡攻讀計算機相關專業的青年人,回國創業卻是徹底拋棄了自己曾經的專業,選擇在發電機方面鑽研。
這個創業選擇讓大家都大跌眼鏡,本以為吳迪會在演算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又或者在是去海芯大展拳腳。
誰知道他竟然去搞什麼發電機。
發電機,有什麼好搞的?
然而吳迪很快就交出了答卷。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念頭,吳迪回國半年後,他的發電機廠向中東地區出口了大批的發電機,賺來了第一桶金。
總算不是靠天使資金生存。
吳迪的發電機廠也開始進行機器的鑽研。
為什麼要搞發電機,原因再簡單不過——
秦蓁說,想要繼續做好光刻機,就勢必要做好發電機,越往後光刻機的耗電量就越大。
而目前,國內的發電機功率遠遠不夠,無法滿足需求。
秦蓁想要做全產業鏈,不為美國人所掣肘。
做出讓利引進外資投建工廠,本質目的是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實現技術轉移。
美國人有自信,畢竟他們有著更好的福利制度,不會存在人才流失的情況。
事實上,蘇聯解體後,美國世界第一的霸主地位無可撼動,也壓根沒把這時候的中國放在眼中。
對於企業主來說,能夠利用中國低廉的勞動力賺取更多的錢,這比什麼都重要。
雙方各取所需,又都對自己十分自信。
這是好事,但秦蓁還得留後手。
她也覺得有些虧欠吳迪。
未來一段時間,將會是資訊產業高度發展的時期,可她能無條件信任的人太少了,這種重要的東西吳迪不去做,又能找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