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第3/4 頁)
ldo;那你是說,父皇應該降罪霍邦了?&rdo;冉穆麒看著自己的二兒子,眼中霧氣朦朧。
冉洛信搖頭道:&ldo;不,此時我軍士氣正旺,霍將軍驍勇,楚軍和蠻軍節節敗退,若是降罪會擾亂軍心,只是……&rdo;
&ldo;只是什麼?&rdo;
冉洛信抬頭看了眼父皇,為難地說:&ldo;只是……兒臣以為……&rdo;說著,他突然跪下,道,&ldo;霍將軍攻入楚國,衛國與南國定不會袖手旁觀,金國也不會不聞不問。霍將軍此舉可以說是牽一而動全身。各將領以皇叔為首,軍中大事不向父皇通報,父皇身為天下之皇,手中卻無兵馬調動。一旦皇叔那裡有了耽擱,父皇將會無法調動一兵一卒的局面,豈不是相當危險。兒臣以為……兒臣以為父皇應接掌兵馬,軍中之事應由父皇親自調配。兒臣口出妄言,請父皇賜罪。&rdo;
此話一出,無波殿內的大臣們各個臉色有變,伍羽坤急忙出列,跪下道:&ldo;陛下,朝臣手握重兵無論在哪朝哪代都極為不妥,二殿下所言極是。但請陛下明鑑,王爺身為威武大將軍,一心為皇,為北淵天下,對陛下是絕對的衷心,絕對不會有二心。&rdo;
冉洛信立刻道:&ldo;伍相國,洛信絕無此意,皇叔的忠心天地可表。只是那些將領們對父皇的衷心如何,卻是難以預料。父皇手掌兵權,也是為了以防萬一。&rdo;
&ldo;陛下,北淵對楚出兵,天下將皆動,正是陛下拿回兵權之時。&rdo;太尉不管自己與二皇子的關係,出列道,許多太尉一黨的人也紛紛出列。
冉穆麒眼中的霧氣更濃,他沒有說話,而是看向有話要說的伍羽坤。
伍羽坤有些激動地說:&ldo;陛下,王爺一生不娶,全心輔佐陛下。天寒地凍,王爺不畏辛勞親自離京到邊關調防軍馬。老臣相信,霍將軍出兵一事王爺一定有同陛下說過,霍將軍雖然沒有上書陛下,但肯定是領了陛下的旨意。王爺與陛下情同手足,又豈會放任將領們對陛下存有異心?&rdo;
張昭昌磕了三個頭,突然哽咽道:&ldo;陛下……老臣願以一死表明老臣對王爺絕無詆毀之意。老臣只是為了北淵的江山社稷。請陛下恕臣鬥膽,將軍們對陛下忠心無二,但如今的狀況,待今後王爺百年,太子登基,他們又能對新皇衷心嗎?&rdo;
&ldo;太尉!您這話是何意?您是咒陛下和王爺早死嗎?&rdo;伍羽坤怒道。
張昭昌也很是生氣,雙頰漲紅地反駁道:&ldo;老臣是出於對北淵江山長久興旺的考量。伍相國熟讀史書,難道忘了史上那些將臣亂政的事了嗎?老臣並不懷疑諸位將軍的衷心,但要未雨綢繆。&rdo;
&ldo;不懷疑諸位將軍的衷心,那就是懷疑王爺的衷心了?!&rdo;伍羽坤憤怒地站起來就要大罵,冉穆麒咳嗽了兩聲,他忍了回去,雙目充血地瞪著張昭昌。外孫至今下落不明,四皇子又不明不白地死了,北淵正值多事之秋,他們竟在此時提出兵權一事,居心何在!
咳嗽了幾聲,冉穆麒很是疲倦地垂眸道:&ldo;不過一個兵權,你們就吵成這樣。&rdo;此話一出,就連伍羽坤都大為吃驚。他雖不贊成接觸王爺的軍權,但他也沒有想到在陛下的心裡,兵權竟是如此小的一件事!張昭昌和冉洛信心裡咯!一下,不明白地看向上方。兩人心裡很急,下關一直沒有訊息傳回,他們也不敢貿然派人去查探,怕引來不必要的麻煩,他們很怕事情出了岔子。而冉穆麟本人也沒有傳回什麼訊息,為了以防萬一,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