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第1/2 頁)
她今天說了,杭天志是她最親的哥哥。
到時候他們豈不是要成為仇敵?
想到陸採盈會因為杭天志的死而痛恨他,他就覺得胸口如壓千斤石,根本無法呼吸。
只要想一想就無法承受,他甚至覺得,一開始他想要奮起的想法是不是錯的?
如果他好好地待在京都,他沒有上榆中對上杭天志,那杭天志就不會要來擄走溫皓月,他們不來京都就不會發生這樣的烏龍,杭天志也不會見到陸採盈,不會認出陸採盈是他的妹妹。
陸採盈依舊待在自己的身邊,對自己笑臉相迎,一起練武賞花。
他知道這樣想很自私,可是也只有這樣,他才能夠提起精神。
回到了洪啟洲,他也是渾渾噩噩。
李達的信再次傳過來,他說自己一開始只憑「丹靈」這個名字沒有查出什麼來,但是謝易安的信被王妃看到了。
她說丹靈這個名字熟悉,後來仔細想想,說是謝易安的外祖父曾經有一好友,是左春坊的大學士,他似乎有個小孫女就叫丹靈。
李達如獲至寶,順著這條資訊查了下去,很真讓他查出些東西來。
謝易安看完之後,覺得陸採盈有可能真的就是韶元明的孫女韶丹靈,而杭天志的真名則是韶陽景。
韶元明是大學士,估計是很在乎名聲,所以杭天志才沒有用自己的真名。
李達查到他們很久以前就搬離了京都,回到家鄉,不過兩年後卻又離開,不知所蹤。
謝易安想到他們兄妹失散了兩年,也就是說,他們是兩年前被迫分開的。
陸採盈從一個書香門第的小姐淪落為當街乞討的乞丐,還得了失魂症,可以想像,兩年前一定發生了什麼大事。
如果他能儘快查出來,便可以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麼,也能夠更加了解以前的陸採盈。
也許之後他能幫陸採盈報仇,她知道以後會迴心轉意也說不定。
謝易安從鳳臺閣回來之後,便沒有什麼動作,而鳳臺閣也很是安靜,兩邊敵不動我不動,居然和諧了一段時間。
下屬們自是不懂,可也不敢說什麼。
但京都那邊傳來訊息,皇帝不滿他遲遲不動,讓他儘快攻佔鳳臺閣,捉拿杭天志定罪。
謝易安依然對此視若無睹,只是每日裡操練士兵,查詢兩年前的真相。
皇帝的壽誕要到了,大皇子從榆中回去。
之前走的時候許多人還不看好他,他也憋著一股氣。
這次他卻是志滿意得,春風滿面,畢竟他可是收復了大半個榆中,幾個皇子裡他現在是最出色的。
許多大臣對他也都改觀了,心思也活絡起來。
太子已經被廢有些時日,儲君之位空懸,總歸是不太好。
有些人開始上摺子請皇帝考慮立太子一事,至於這太子的人選,自然是大皇子排在首位。
他有戰功在身,比廢太子謝鴻玉要強,三皇子雖也做些事,可也都無關緊要,剩下的四皇子太小,這麼算下來,可不就是大皇子是當之無愧的儲君人選了嗎?
朝中這事私下裡議論得沸沸揚揚,皇帝也知道文武百官的想法,只不過到底立誰為太子,他還未決定。
眼看這事都快被擺在了明面上,京都突然又發生了一件事。
謝易安無詔回京,連皇帝都是謝易安到了近郊才知道的。
這個謝易安膽子越來越大了,不留在鳳臺閣裡對付叛賊,反倒悄悄地回了京都,皇帝此番一定會大發雷霆。
眾人等著看謝易安被皇帝訓斥,沒想到謝易安去了皇宮請罪,出來不僅沒有被杖責,反倒還帶著皇帝賜下的金絲軟甲。
眾人大跌眼鏡,都猜測謝易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