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報紙(第2/3 頁)
香江日報銷量有了明顯提高,在1955年已經成為了香江前三的報紙,在林永嘉去世前銷售渠道已經鋪設到了東南亞各地。
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林永嘉去世之後將香江日報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他兒子小小年紀卻有大大的賭癮。
僅僅一年的時間,香江日報被其賣的沒有剩下什麼重要資產,而印刷廠機器則賣得只剩下5臺,而且還欠下大筆賭債。
最後是一個留美華人出錢將香江日報接手。
當時的香江,文人的地位是很高的,不僅是作家,辦報紙的文化人也是如此。
這留美華人為了更快的融入香江的社會上層,開拓人脈,給香江日報注入了不少資金,不僅大規模購進印刷機器,還辦理了香港第一本時尚雜誌。
可是不是每次都能夢想照進現實,投入了巨資但奈何步子邁大了扯著蛋了,再加上明報,星島日報,東方日報等三大報崛起對其的衝擊,香江日報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銷量一直在第十名徘徊。
而香江日報也符合雷蘊榮的要求,有歷史,銷量也不是太差,最重要的是香江日報的老闆也有出售的意願。
股災確實影響了很多人,也讓雷蘊榮多了很多機會,現在香江日報的老闆也因為股災的原因資金吃緊,再加上經營了這麼久也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所以準備出手回籠一點資金。
另一份讓雷蘊榮有些心動的報紙是天天日報。
天天日報沒有香江日報那樣悠久的歷史,它是由香江二天堂藥廠韋氏家族於1960年創辦。
經過這十多年的發展,天天日報也漸漸躋身香江報紙前十左右的行列,而且在歷史上,天天日報在八九十年代達到最巔峰,一度是香江前五的大報。
不過天天日報也是比較經歷也是比較坎坷,歷史上曾經幾度易手,最終在千禧年宣佈停刊,就此落幕。
天天日報其實對韋氏家族也不是什麼非賣品,剛開始創辦報紙的初衷其實也是宣傳自家藥廠的產品,現在二天堂的品牌在香江口碑已經起來了,所以對是否出售天天日報沒有什麼猶豫,只要價格到位就行。
歷史上韋氏家族就在77年的時候就將天天日報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作價165萬賣給了妙麗集團。
所以在雷蘊榮派人上門求購天天日報的時候,韋氏家族也沒有太過設定障礙。
在雙方都有意向的情況下,收購談判進行的很快,不過三天的時間,就達成了收購協議。
雷蘊榮以兩百萬的價格收購了天天日報的全部股份。
而香江日報那邊也進展順利,很快的也傳來了好訊息。
現在香江日報的老闆比雷蘊榮還著急,所以成交的也很順利。
因為香江日報那邊在觀塘那裡還有個一萬多平方尺的印刷廠,所以更貴一些,雷蘊榮花了近四百萬才將香江日報買下。
至此,雷蘊榮將在香江銷量能進前十的兩份報紙收入囊中。
但要將這報社老闆的身份轉變為社會影響力,還是要將這兩份報紙認真經營好才行。
要麼你要有銷量像東方日報一樣,要麼你要有很強的公信力像明報一樣。
對於這兩份報紙,雷蘊榮也有自己的想法,側重點肯定是要有所不同。
香江日報,就衝這個牛哄哄的名字雷蘊榮也覺得不應該辜負,所以雷蘊榮想對它的定位是稍嚴肅一點的時政經濟類的報紙。
這樣的定位對普通大眾肯定是不太友好,主要面對的物件就是高階人士。
剛開始肯定會很困難,銷量甚至會有所起伏,但雷蘊榮也有耐心,只要堅持下去,再加上雷蘊榮對未來一些大事件的預知,絕對可以助力香江日報成為一份頗具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